2023年08月09日 星期三
湖北:红绿相映 生态和美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吴纯新  魏依晨  陆成宽

    红色荆楚,绿动湖北。东仰大别山麓,西行荆江水畔,所见所闻皆为红绿相映,生态和美尽是幸福时光。

    7月31日至8月5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走进湖北省鄂州市、黄冈市、宜昌市、荆州市等地,在青山绿水间,倾听转型发展之声。

    8月1日,阳光下的梁子湖湖面波光粼粼,水鸟翔集,美景如画。

    近年来,为实现水环境生态修复,鄂州市梁子湖区在梁子湖实施苦草、黑藻、黄丝草等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开展梁子湖入湖口2500亩“围网种草”水生植被修复实验,逐步恢复了6万亩沉水植物。

    目前,总投资1.5亿元、占地2800亩的梁子湖水生生物培育与实训基地初具规模,为后续开展梁子湖大范围种草提供第一手科研数据支撑,助力梁子湖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和谐共生。

    红色是黄冈市红安县最亮的底色,也是最大优势。如何更好地开发红色资源,红安县七里坪镇迈出关键一步。

    七里坪镇是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中心。据统计,2021年到七里坪镇参观学习的人数约有700万人次。

    当前,红色旅游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成为展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有效方式,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七里坪镇党委书记阮元兵介绍:“2021年底,我们整合全镇资源,成立红色旅游乡村振兴产业联合党委,吸纳18个党支部为联建单位。”他表示,通过对全镇红色资源进行摸底、统筹保护和利用,擦亮“红色名片”,向全国推介红色旅游,提升了城市影响力,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8月4日,在三峡大坝至重庆的重要旅游港口宜昌市秭归港,游轮纷纷停靠。服务人员不到10分钟就为游轮接通岸电,绿色清洁电能被源源不断送往“水上酒店”。

    以前,游船停靠时用电设施依靠柴油发电,不仅成本高、气味重、噪声大,机器发电还需船员一刻不离值守。

    如今,岸上电力设施为靠港船舶整体设备提供电能,满足船上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据测算,岸电使用比传统用油节省约65%的能耗费用,1000度电可减少7.8吨左右碳排放。

    行走长江湖北段沿线,绿色生产发展被摆在首要位置。

    “几十年前,渔民们缺乏生态保护意识,为增加收入、追求产量,一味地投放饲料、肥料等,导致水体严重污染。”8月3日,荆州市公安县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讲解员张洁介绍。

    2014年,崇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启动,公安县实施一系列举措,有效恢复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崇湖”渔场变湿地,湿地成景区,湖景迷人,水鸟众多,成为动植物天堂。

    在宜昌市猇亭区灯塔广场,曾经脏乱的货场也已“摇身一变”,成为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近年来,宜昌市以主城区长江岸线整治修复为突破口,在湖北省率先启动码头治理。目前,该市共取缔和拆除码头216个,恢复岸线39公里,复绿面积达到1213亩,岸线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沿江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大幅改善。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