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9日 星期三
王明霞:红装换“绿装”,核桃变“金果”
科技特派员王明霞(左二)与同事探讨核桃树嫁接技术。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 讯 员 刘建军  

    

    盛夏七月,记者走进甘肃陇南市成县大路沟核桃科技园,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核桃树为大地披上了绿装。青绿色的核桃挂满枝头,科技特派员王明霞正忙着记录树的生长情况。

    “这棵树是用我们多年选育的新品种进行嫁接改良的,结出的核桃个大、皮薄、仁白,品相品质和老品种相比有较大的提升。那批树苗是我们用百年老树果实点播繁育出的核桃苗,抗病能力很强。”王明霞指着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核桃树如数家珍。

    王明霞是成县核桃科技服务中心的副主任,也是成县的科技特派员,参加工作12年来,她一直扎根一线,坚持开展核桃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科技助力,夯实产业发展之基

    “科技特派员一头连接产业发展,一头连接科技创新。我们要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传统农业由靠天吃饭到靠科技吃饭的转变。”王明霞说。

    “她不爱红装爱‘绿装’,一心扑在核桃优质品种选育推广、核桃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和核桃保鲜储存等技术的研究上。”成县核桃科技服务中心主任胡永辉说。

    王明霞的辛勤付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参与的“美国薄壳山核桃示范推广”项目获得第十一届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陇核4号”“陇核5号”两个核桃新品种成为通过甘肃省审定的林木良种。

    在开展核桃良种培养的同时,她与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对栽植的实生劣质核桃树进行高接换优,多年来累计嫁接核桃树800多万株,核桃良种率在85%以上,补齐了成县核桃单产较低、品质良莠不齐等短板,实现了由品种混杂向优质良种转变。

    成县独特的气候使核桃病虫害频发,对成县核桃造成较大损失。为解决病虫害难题,王明霞常常白天下核桃园与农民探讨研究,晚上翻阅资料制订方案,隔天再去做田间试验。

    历经10年钻研,她基本摸清了成县核桃主要病害的发生种类和动态,与同事们一起陆续研究出了林木长效保护剂涂刷树干防治害虫根象甲、紧抓“两个关键期”防治蚧壳虫等关键防治措施,并在陇南各县的核桃产区推广。

    带科技进田,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这几年,王明霞一方面积极研发成县核桃保鲜加工技术,指导企业开展成县核桃鲜果储藏工作,延长了成县核桃鲜果上市期,陆续打开了兰州、西安、成都等周边城市鲜果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她积极开展成县核桃品牌建设,成功申报了成县核桃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高了成县核桃国内市场竞争力。目前她正在申报欧盟27个国家的国际商标,为今后成县核桃更好出口创汇提供品牌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成县栽植核桃51万亩,达到了户均200株、人均50株以上的规模。2022年,成县核桃坚果产量达到3.69万吨,产值达4.43亿元,核桃产业已成为成县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农民能够实现科技种地,走上科技致富道路。”王明霞深有感触地说。

    要实现科技助农,不仅要对农民进行实技培训,提高群众科技素养,还要让科技扎根在农民的生产中,以科技的力量鼓起群众的钱袋子,换来群众的美好生活。

    “当前是核桃果实膨大的关键时刻,虫害、病害和营养缺乏都会造成核桃落果,所以一定要同时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和戊唑醇等杀菌剂,再加点磷酸二氢钾,混合均匀后对核桃树进行全方位喷洒,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王明霞向当地农民讲解防治核桃树病虫害知识时强调。

    为了把核桃树变成群众的“摇钱树”,她每年都紧抓时间节点,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核桃树刨盘、修枝、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不仅面对面为农民解决核桃树管护难题,还要为他们上一堂堂生动的科普课。

    十多年来,王明霞每年为群众开展培训、答疑解难、现场示范20多期,培训人员1000多人,编印发放科普资料10万多份。

    在成县,和王明霞一样的科技特派员还有103名,他们按“上联院所、下联农户、外联市场、内联基地”的要求,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循序渐进地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和农业专业化水平,在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同时,推进成县产业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