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4日 星期五
人才为纽带 成果为桥梁
东西部科技合作为宁夏发展添动力
图为雪川农业集团在宁夏固原市投资建设的马铃薯产业绿色高质量综合开发项目包装车间。 王迎霞摄

    ◎本报记者 王迎霞  实习生 李雨函

    一款名为“枸杞专用液电感应行间中耕株间铲草机”的科技成果转让标的21万元,最终价格飙到30万元被拍走,最开心的莫过于技术提供者石志刚。这位来自宁夏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员连称“真没想到”。

    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成果第一次走上拍卖台。为科研人员及科技企业搭建平台的,是7月13日举办的宁夏首届科技成果转化暨人才交流合作大会。

    科技成果转化是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战略支撑作用的重要环节,已成为决定区域和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它不应该是“水中月”“镜中花”。

    正是循着这一规律,宁夏以人才为纽带,以成果为桥梁,力争打造西部具有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人才高地,栽下梧桐引凤来。

    科技成果首次公开竞拍

    本届科技成果转化暨人才交流合作大会,最大的亮点便是科技成果竞拍,这在宁夏尚属首次。

    很久没见那样热闹的场景了。7月14日上午,记者一进拍卖现场,就被水泄不通的阵势惊到。很多人都站着,座位上举牌的竞买人,个个表情严肃。

    此次,宁夏农林科学院为22项农林科技成果举行公开拍卖会,涵盖植保、农机、瓜果、畜禽养殖等领域,共吸引区内外30家企业参与竞拍。

    “二号标的起拍价为21万元,加价幅度每次5000元。21.5万元,感谢!22万元……”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就纷纷举牌。“30万第一次,30万第二次,30万第三次,成交!”场上掌声雷动。执着的竞标人是44号——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枸杞产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李明林。

    “我这次就是奔着枸杞专用液电感应行间中耕株间铲草机来的。以这个价格拍到,并获得专利许可,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一直眉头紧锁的他,嘴角微微上扬。

    据李明林介绍,精河县枸杞种植面积10.31万亩,用工严重短缺,而且当地人工费用较高,目前每天平均价格为240元,如果遇到与棉花除草争用工,人工能涨到300元/天。

    最终,18个标的拍卖成交,金额共计306.2万元。其中农业废弃物堆肥化利用技术体系成果一举拍得60万元,成为本次拍卖会的“标王”。

    “组织本次竞拍会,是宁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大胆尝试。”宁夏科技厅副厅长陈放表示,这一方面能够帮助科技成果走向市场,最大限度体现各类科技成果的价值;另一方面,这是构建技术转移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创新举措。

    宁夏农林科学院院长刘常青对这种方式非常认可。他认为,农科院的很多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公开竞拍为企业和科研单位之间搭建起了桥梁,可以让更多企业了解成果价值,积极应用转化。“更重要的是,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积极性将进一步激发,从而产出更多对接产业需求的科研成果,为自治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刘常青指出。

    集中发布人才和成果需求

    宁夏创新基础薄弱、创新人才短缺、创新成果不足。切实强化科技与人才的有效联动,吸引、集聚、盘活优质创新资源,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驱动,人才为本;科技引领,成果为要。

    这个地处西北内陆的小省区以开展东西部科技合作为突破口,与北京、上海、福建、山东等11个省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13个大院高校建立了科技合作长效机制,累计实施1500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开辟了引进技术成果、吸引集聚人才、汇聚创新资源的重要渠道。

    山有呼兮海有应。政府引才和企业引智双管齐下,谱写出科技领域的“山海情”。

    近年来,全区扎实推进“才聚宁夏1134行动”,人才汇聚趋势日益向好,博士总量突破2000人,比5年前净增70%,人才总量突破85万,比10年前翻了一番;全职和柔性引进65个科技创新团队,打造了60多个人才高地,吸引集聚9200多名区外科技人才;带动宁夏培养102名科技领军人才、142个科技创新团队,涌现出一批批“塞上英才”。

    举办科技成果转化暨人才交流合作大会,正是要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新平台,为人才交流提供新舞台,为宁夏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和西部人才高地提供强劲动能。

    “我们现在处在供需链的最高端,价值链的最低端,迫切需要高人指点!”大会重磅活动——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上,宁夏北伏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关于“大尺寸碳化硅管材的制备关键技术研发”的创新需求,技术难题涉及大尺寸陶瓷成型密度梯度、复杂形状结构器件挤出成型以及大尺寸管材量产工艺研究。

    这样的技术需求,大会期间共集中发布205项。另有银川市、石嘴山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宁夏大学等发布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近800项。

    “就想搭建一个平台,把东部的科技成果和人才引到宁夏,为宁夏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宁夏科技厅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处处长马俊理如是说。

    搭平台促进东西部合作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在山与海的呼应中,宁夏构筑出人才汇聚强磁场,带动更多产业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2017年以来,宁夏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46.68%增长到61.4%,排名提升至全国第18位、西部第4位、西北第2位;全社会R&D经费投入由38.94亿元增长到70.44亿元,年均增长1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4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各类科技型企业超过2800家,年均增长超过30%。

    “吸引人才,靠政策更靠服务,比真金更比真心。”宁夏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赵功强感慨万千。

    本届科技成果转化暨人才交流合作大会上,他与宁夏科技厅等主办单位一道组织谋划,共举办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宁夏站)暨融资对接会等3场大型活动;围绕宁夏特色产业开展9场人才及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积极为东西部各方搭建“鹊桥”。

    大会前后同步开展“院士专家宁夏行”、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等活动,形式丰富、内容多元、活动聚焦。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大会期间签约项目近140项,其中,人才平台载体项目4项;东西部科技合作主体合作协议6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等共计56项;签约科技金融战略合作机构19家,融资对接项目近30个;拍卖科技成果18项。

    “闽宁情,始于扶贫,但不终于扶贫。”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黄舒说。作为本次大会主宾单位,该厅征集科技成果转化参展项目25项,组织专家15人参会。“我们将不断推动科技特派员等各类人才聚焦枸杞、肉牛、食用菌等宁夏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开展联合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闽宁携手科创未来。”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未来,宁夏将以更高的站位谋划科技创新与人才工作,以更宽的视野深化东西部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以更实的举措优化全区科技创新环境。

    “全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新平台,着力为人才交流提供新舞台,尽力为创新主体与人才来宁开展合作交流提供新机遇,开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东西部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新局面!”宁夏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徐龙话语铿锵。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