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4日 星期五
在这里,文化与科技交相辉映
——北京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事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房琳琳  王 怡  何 亮  李 禾

    如果说,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北京为了城市高质量发展做的“减法”,那么聚焦文化和科技两大优势,打造多种特色产业,则是北京定位首都长远规划必须做的“加法”。

    近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中,科技日报记者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每一级行政管理部门、每一个施工现场、每一家被访企业、每一位普通市民,都在用心做好这道“加减法”。

    疏解非首都功能,向“两翼”要空间

    盛夏北京,比天气更为火热的,是建设者们的热情。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抢抓工期,为让“京帆”屋盖的年底亮相,与时间赛跑!

    “京帆”表面采用的是ETFE膜,与水立方外立面材料相似,具备透光性的同时可以避免阳光直晒,是名副其实的低碳减排绿色建筑。

    两年内,这座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将投入使用。

    以交通枢纽、东六环入地隧道、三大文化建筑、运河商务区等为代表,北京东部的城市副中心标志工程,框架快速拉开、内涵逐渐丰满。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北京援建的学校、医院“交钥匙”工程顺利完成,雄安新区正拔节生长……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新“两翼”,正有序推进高标准建设,助力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

    深刻理解“都”与“城”的关系

    “都”“城”关系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作为首都的北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正在建设中的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剧院、博物馆和图书馆,因其独特的设计元素和功能承载,有望成为北京东部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高地。

    798艺术区、首创·朗园等在原有工厂厂房框架下,重新开发、涵养、集聚的文化业态,海纳百川,吸引全球数字产业、影视产业、文创产业领军企业入驻,逐渐成为北京文化中心的重要符号。

    北京容纳了数千万人口的社会生活与经济交往活动,是区域乃至中国社会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

    从对北京东城、西城多条背街小巷的绣花针式治理,到新凤河从“蚊子河”变身“幸福河”的综合生态修复,以人民为中心的北京城市功能治理,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浸润着本土市民、吸纳着八方来客。

    作为人口超大规模的都城,从地铁网络到环路建设,从定制公交到智慧出行,北京市对城市人口便捷出行的执着努力肉眼可见。

    科技赋能北京成为全球人才高地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同时,北京更要走好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发展路径。

    位于北京中德产业园的浩瀚海慈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循环经济的德国隐形冠军企业。

    7月11日,记者采访时见到一罐黑色的粉末,这正是从退役的新能源电池中回收的贵金属,可再次投入到新电池的生产,形成“生命周期”闭环。

    “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希望将德国工程技术和市场知识引入中国,与中国一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该公司技术经理齐兴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在中德产业园,类似的德企有90多家,年产值超过350亿元。这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

    中德产业园、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园、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乃至由服装批发市场“变身”成的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核心区,都被认为能在未来帮助北京实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为深化产业协同注入创新动能。同时北京的创新力量也在向天津、河北延伸产业链、创新链。

    据了解,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由2013年的3176项增长至2022年的5881项,年均增长率7.1%,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56.9亿元,年均增长率19.6%。

    “在北京创新研发、在津冀验证转化”,一个更加紧密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正在京津冀加速成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