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9日 星期五
中国植物学先驱的璀璨人生
胡先骕在哈佛大学期间的留影。
《经济植物手册·序言》手稿。
胡先骕家人供图

    ◎实习记者 朱 玺

    北京西郊,国家植物园樱桃沟。在这幽静的一隅坐落着一座亭子,名为“水杉亭”。亭旁有座石碑,上面刻着一首古体长诗《水杉歌》,洋洋洒洒、气势磅礴。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一手创建了中国植物分类学的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

    胡先骕,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江西新建人。1912年,胡先骕被江西省官派至美国加州大学留学。留学期间他看到西方科学发达,深感只有发展科学、推动实业才能使中国变得强大。其间他还结识了怀揣同样理想的留美中国学生秉志、任鸿隽等人,并于1915年加入了刚刚创建的中国科学社,踏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1916年胡先骕学成回国,后来二次赴美并于1925年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胡先骕便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

    胡先骕是一个卓有成就的植物学家。他是第一个命名植物新属(秤锤树属)和新科(鞘柄木科)的中国人。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中国植物志属》中首次系统梳理了中国的植物谱系,为后续几十年的中国植物研究打下了基础。1948年,他与郑万钧鉴定命名了被学界认为灭绝已久的“活化石”水杉,轰动了世界。而水杉叶子现已成为国家植物园标志的一部分。

    而比个人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胡先骕创建了中国植物学体系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与动物学家秉志创建了中国国立大学第一个生物系——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中国第一个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中国最有成就的生物研究机构”——静生生物调查所(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牵头发起了中国植物学会、庐山森林植物园(今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此外,他还创办了好几个生物学专业期刊、编写了3部大学植物学教科书、亲手培养了大批植物学人才,使中国的植物学事业很快登上世界舞台。胡先骕还校订了几代中学植物学教科书,使得植物学知识成为中国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几十年的科学生涯中,始终不变的是他“科学救国”的初心。

    胡先骕之所以能得到国内外学界的认可,在于他敬畏科学,怀揣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态度。2016年,卢开运著、胡先骕审校的《高等植物分类学》修订稿在旧书市场上被发现。全稿388页,胡先骕的批注修改多达700余处、删节120处、提出疑问15处、修改图注8处。然而后来在为此书作序时,他仅褒奖作者“用功甚勤”,未提及自己的校改勘误。

    学贯中西 文理兼通

    在建立耀眼科学成就的同时,胡先骕还是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绕不开的人物,这也是他与同时代科学家最大的不同之处。清末民初时,面对现代西方文化与传统中国文明的碰撞,胡先骕这一代青年人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类是以胡适、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激进派”,主张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革新;另一类是以胡先骕为代表的“改良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内在的价值,应该通过改良使之与现代社会和科学相适应。1921年,胡先骕与刘伯明、吴宓、梅光迪创办了《学衡》杂志,发表了大量文学批评文章,形成了维护传统文化的“学衡派”思潮。胡先骕这个时期撰写的一批文学批评文章,一改中国传统文论的风格,被认为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先河,因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胡先骕是中国古体诗歌的热烈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一生写古体诗词,成为民国诗坛的重要人物。作家汤海若认为:“胡先骕的文学作品,在整个民国文坛都可以称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他的诗后来由钱钟书编辑为《忏庵诗稿》。他还将传统文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作了多篇科学题材的古体诗,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科学长诗《水杉歌》。《水杉歌》描写古代地球板块的迁移,讲述古老物种的灭绝以及今日水杉的重新繁盛,兼具文学性和科学性。

    “琅函宝笈正问世,东风伫看压西风。”《水杉歌》中的最后一句反映了胡先骕的大家风范。为了让后人了解和铭记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2023年5月,《胡先骕全集》(19卷)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收录胡先骕生前撰写的论文、著作、译著、诗词、书信等。胡先骕后人、《胡先骕全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胡晓江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胡先骕的精神能够激励年轻一代,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