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汉斌
梯田层叠,天开画境。
在云南省红河州金平、绿春、元阳与红河四县,有一处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这里空气湿润,雾霭奇幻。
记者5月1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研究员许建初团队近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周颖团队合作,围绕30年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的水稻表型测绘卫星图像,开展了梯田水稻种植的时空结构分析。研究认为,目前遗产区正面临气候变化和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的双重风险,这为了解中国西南地区水稻梯田的面积变化及其相关驱动力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国际学术期刊《遥感》发表了这一成果。
尊重自然 共垦共创农耕文明奇观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地理气候条件,共垦共创的一项世界罕见的农耕文明奇观,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众多摄影家的光影创作,红河哈尼梯田的霞光水影、人文景观,让世人惊叹。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红河哈尼梯田之美,源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古老生存智慧,这里孕育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农业思想。”许建初说,自古以来,红河哈尼梯田以“木刻分水”的梯田用水管理方式构建了以“水”为核心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同构的稻作农耕系统。
哈尼族群众居住的山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5摄氏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自隋唐之际,哈尼族先民就进入这个区域,开垦梯田种植水稻。
“这种将地形、植被、气候与农耕技术完美结合的山地梯田农业生产方式,是世界农耕史上的奇迹。”周颖说,而研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对梯田区保护以及发展绿色农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深入调研 自然社会双重因素影响种植
经过深入调研,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自然和人为因素改变了梯田土地的覆盖情况,导致红河哈尼梯田上稻田面积呈缩小趋势。
此前,由于缺乏具备精细空间分辨率的稻田历史地图,稻田面积的变化很难被准确评估出来。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获得了红河哈尼梯田区水稻的物候与农事节气信息,再利用地球数据和水稻物候特征,以每3年为间隔期,绘制了过去30年间,红河哈尼梯田所在四县的土地利用分布数据。”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研究所杨建波博士说,新构建的数据组,使这种变化变得一目了然。
数据显示,30年间,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的水稻种植面积总体呈现减少的态势,从1989年至1991年的133.79平方千米,减少到2019年至2021年的100.71平方千米。
随后,研究团队通过分析金平、绿春、元阳与红河四县1989年至2021年的气象数据与社会经济状况,探究红河哈尼梯田水稻种植面积消长的驱动因子。
“在自然因素方面,红河哈尼梯田依赖亚洲季风气候,对水资源十分敏感。”许建初说,1990年后年降雨量总体呈偏少趋势。与1989年至1991年相比,2019年至2021年红河哈尼梯田所在四县年平均气温升高约2.92℃,年降水量却减少约196.63毫米。
“水资源日益趋紧,使梯田生态系统面临失衡风险,从而影响着水稻种植。”许建初说。在2004年至2006年,以及2010年至2012年这两个相对干旱的阶段,红河哈尼梯田保护区内的水稻面积分别降至94.61平方千米和54.52平方千米。
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干部群众受此鼓舞,对梯田的保护意识与种植积极性大幅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在2013年至2015年间达到最高峰。
“在社会因素方面,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增加导致人地矛盾突出。稻作生产不能满足生活就业需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农耕人口呈老龄化和女性化趋势。”周颖说,经分析,他们发现劳动力结构与经济收入的变化,加之季节性气候干旱与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成为红河哈尼梯田水稻种植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
“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必须运用前沿技术,多学科、全方位、多视域探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解决好梯田区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许建初呼吁。
研究团队建议,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当地应从山区小农经济向农文旅体验经济转型;从劳动生产力向科技生产力转型,实现梯田保护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