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6日 星期二
青海零碳产业园:
“减碳增绿”,走出高原发展新路

◎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李永鹏  祁凯凯

    

    5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青海零碳产业园了解到,该产业园多项重大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

    青海零碳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22.09平方公里,是国内规划面积第二大、青藏高原首座零碳产业园。2021年以来,青海以海东市河湟新区平北经济区为先导区建设零碳产业园区,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高原新能源产业发展之路。

    以零碳为标准,统筹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和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这座年轻且充满活力的零碳产业园向“绿”而行,打造以绿电为能源基础,以绿锂、绿硅、绿氢、绿色畜牧、科创服务为主导产业的创新型智慧零碳产业园区,推动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

    构建零碳产业链条

    目前,青海零碳产业园规划形成锂电池、新能源装备、绿色畜牧三大产业集群,并全力建设支撑零碳产业发展的生产服务业。通过分期发展、层级演进、集群化发展策略,青海零碳产业园将系统性构建零碳产业链条,打造千亿级零碳产业集群。

    在青海零碳产业园的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新型大数据中心机房里,一排排标准机柜正在运行,为青海省内外企业提供设备托管、互联网接入等云网服务。

    据悉,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新型大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100亩,拥有9000架标准机柜,该项目是首个100%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项目,它的成功建设,标志着青海零碳产业园已具备数据、云网、生态、产业等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将开启数字青海、“云上青海”新征程。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创新“荷储网源”规划理念,依托青海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优势,通过构建“净零碳”闭环管控体系和“全绿电”供应体系,降低青海零碳产业园“设、建、运、维、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青海零碳产业园以100%绿电供应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为支撑,建设具有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特色的‘零碳’产业示范区。”青海零碳产业园供电服务中心主任任建民介绍。

    探索低碳化发展路径

    当下,青海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占青海能源消耗量的比重已超过70%。如何有效管控、降低工业园区碳排量,是青海探索低碳化发展路径的重要内容。

    日前,青海零碳产业园首个110千伏“绿电”示范项目——110千伏古驿变电站实现智能全息感知。这是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首次实现对变电站的智能全息感知,也是该公司变电站运维管理由传统模式向集约化和数字化转变的突破。

    该示范项目于2021年11月27日开工,2022年12月27日建成投运,进一步优化了青海零碳产业园110千伏网架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预计每年为青海零碳产业园输送7亿—10亿千瓦时绿色电能,满足青海零碳产业园新增负荷用电需求。

    作为青海零碳产业园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精准对接产业园发展规划和用电需求,充分发挥电网枢纽和平台作用。据悉,为确保青海零碳产业园全天候持续可靠充足供电,国网海东供电公司通过在110千伏古驿变电站实施数字孪生技术实践应用,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在响应青海零碳产业园绿电工程项目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服务“双碳”建设目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在青海零碳产业园配套电网建设过程中,国网海东供电公司将推进绿色智慧变电站建设,通过深化智能调度、智能巡检和数字孪生技术运用,保障青海零碳产业园全年全天候绿电供应。

    “下一步,我们将把生态优先、绿色零碳理念贯穿到青海零碳产业园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绿色零碳发展定位、体现高质量可持续建设运营思路;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实践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出多项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优化绿电供应总体方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零碳产业园建设。”青海零碳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