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20日 星期一
部队需求就是他们创新的方向
“仿生鹰”团队成员正在修改作品汇报资料。 吴承杰摄
图为扫雷排爆无人车。受访单位供图

    ◎肖力铭  郭明宇  本报记者 张 强

    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某教研室自组建以来,始终聚焦胜战打赢,成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研发新型机械装备、服务保障部队的重要平台。

    天空中,一只“苍鹰”展翅飞翔,如一柄利剑般划过长空;地面上,一只“猎犬”闪亮登场,左嗅一嗅,右嗅一嗅,似乎在搜索特别的东西……

    在陆军工程大学操场上,一年一度的“卓越杯”学员科技创新项目评估正火热进行。别出心裁的“仿生鹰”和“机器狗”一亮相,就让在场的评审专家竖起了大拇指。而它们都出自该校野战工程学院某教研室。

    记者了解到,这个教研室自组建以来,始终聚焦胜战打赢,在传统学科中融合创新元素,走出了一条“产、学、研、战、教”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成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研发新型机械装备、服务保障部队的重要平台。

    “针对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紧贴军队机械装备及其信息化建设需求,这就是他们创新的方向。”该院领导说。

    向战研战谋创新

    这只“仿生鹰”源自“唯实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全国一等奖获奖项目——“实时侦察仿生扑翼鹰”。

    “‘唯实杯’大赛的主题是‘自然·和谐’,主要包括设计制作仿生机械和生态修复机械两个类别。我们在项目申报时选择了‘实时侦察仿生扑翼鹰’,希望它将来可以应用在战场上。”该项目指导教师、该教研室周春华副教授告诉记者。

    在周春华和柏林元两位教员的指导下,由学员组成的“鹰小队”开始了他们的创新创造之旅。

    3个月后,“扑翼鹰”的雏形诞生了。然而现实却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这只“鹰”根本飞不起来!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学员们手足无措,团队中弥漫着低落的情绪。

    “创新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历经磨难,‘雏鹰’的羽翼才会丰满!”看到大家有些沮丧,周春华及时送上了鼓励。

    “军校学员,是大学生,更是战士,要有斗争精神。”柏林元激励大家。

    几个月里,“扑翼鹰”遭遇了齿轮磨平、电机烧坏、翅膀撞断、舵机摔坏、接收器脱落等一系列“磨难”,但“鹰小队”在教员们的带领下,把实验室当战场,铆在创新研发的战位上,从不同角度分析技术参数、评估飞行性能,逐一解决了材料选择、安装配合、制作工艺、控制传输等10余个方面的难题。

    经过一年的集体攻关与不懈努力,历经上百次试飞, “扑翼鹰”终于实现了在模拟战场环境下,对“敌”实施隐蔽侦察及获取情报的功能,并最终翱翔在了“唯实杯”全国决赛的赛场上。

    这只“鹰”只是该教研室引导学员向战研战谋创新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该教研室持续发掘学科建设特色优势,侧重前沿新兴项目,累计指导学员获得国家级奖励44项、省(军队)级奖励45项,完成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8项,获军队级教学成果奖4项。

    润物无声育英才

    这是一场“硝烟味”十足的实践课——一帧帧栩栩如生的动画让原本冷冰冰的机械装备变得生动可感,一起起工程作业的案例牵动着学员们的神经,一个个前沿项目在战场上的应用让学员们心潮澎湃。

    授课教员是该教研室副主任代菊英。她说:“要治好教学痛点,必须要在课程创新上下功夫。”

    近年来,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该教研室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推进课程教学智慧化升级,大力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围绕为战抓教、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等重点方向积极展开探索,以创新赋能教学,营造出了教员投身教学、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备课时,代菊英和同事们一起搜集与机械装备相关的动画和视频,用于辅助教学;课堂上,课程组引入慕课形式,利用在线平台和翻转课堂实施教改;课余时间,她鼓励年轻教员多与本专业的毕业学员交流,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呵护引导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是我们的初衷。”代菊英告诉记者,“一堂好课,就是要为学员的想法蹚路子、搭台子、递梯子,形成‘课堂搭舞台,学员唱主角’的教学新局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为战抓教、改革创新,更加需要了解部队、贴近部队。

    翻开教研室的教员名册,记者看到,该教研室所有教员都具有部队任(代)职经历,或参加过军内重大项目、重大演练活动。这些教员中,16人次获军队院校育才奖,12人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并连续五届获国家级教学竞赛一等奖;累计出版军队重点教材8部,建设了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2门校级优质课程。

    “传统学科课程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只有创新,才能让传统学科踏上时代浪花,让课程教学成为教员和学员双向奔赴的舞台。”回忆起这几年的课程改革,代菊英如是说道。

    心系官兵勇前行

    扫雷场移交仪式上,官兵们手拉手、唱着军歌从这块他们刚刚清理过的土地上走过。每每回忆起这个场景,教研室主任何晓晖总会为之动容。

    “我就想为他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那次赴扫雷一线部队调研结束后,何晓晖暗下决心,要让这群“刀尖上的舞者”远离危险。研发扫雷排爆无人车的想法应运而生。

    怎样增强无人平台的适应性,使无人车在复杂的战场地形中像人一样运动自如?如何确保远程操控信号无损传输、不受干扰?如何设计机械臂,使之具备多功能作业的本领,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地雷……研发初期,何晓晖团队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难题。面对这些难题,团队展开了顽强攻关。他们深入基层一线调研论证,先后实现了模块化链枷打击式扫雷装置、两端双指式排爆机械手、多目标远程控制等方面的技术革新。

    2018年9月,“跨越险阻2018”第三届陆上无人系统挑战赛在京郊某训练场举行。

    只见一辆无人车在“雷场”平稳行驶,用灵巧的车载机械手抓取残雷,开辟了一条雷场通路,让在场的评审专家赞叹不已。这是该教研室研制的“野战尖兵”扫雷车第一次公开亮相。

    很快,他们便从近14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与人工排雷相比,该型扫雷车在排雷效率、机动部署、安全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深耕实验室,他们用创新践行着用科研服务部队战斗力的初心。随后的几年里,何晓晖和团队成员们一直潜心该型无人车的改良工作,以期技战术性能早日达到列装部队的标准,为基层官兵带去实实在在的便利。

    近年来,该教研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陆军预先研究项目等重大课题20余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0余项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为部队战斗力生成注入了新动力。

    “我们将继续聚焦战斗力生成,踏着时代浪花勇毅前行。”提及未来,何晓晖目光如炬。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