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传承雷锋精神 科技志愿服务在行动

◎实习记者 孙 瑜

    

    475个科技小院“把实验室搬进农田”,面对面帮农民解决技术难题;运用疾控知识帮助浙江金华打造“生态无蚊村”,让乡亲们的民宿生意越来越火;在四川大熊猫基地给游客们讲解大熊猫的有趣故事……“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雷锋精神的璀璨光芒闪耀在每个科技志愿者的心中。

    3月1日,多位来自科技界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代表汇聚一堂,分享他们传承雷锋精神、践行科技志愿服务的生动故事。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技志愿服务周活动也于当天在全国多地启动。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把技术变成农民口袋里白花花的银子,鼓起菇农‘钱袋子’就是我最大的期盼!”福建省顺昌县大力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高允旺在交流活动上说。

    他凭借自己在土地里摸爬滚打出的实践经验,创新出了一套利用竹制企业下脚料竹屑替代木屑种植竹荪的新技术,帮助边远老区、苏区农民实现增收上亿元。

    怀揣技术,助人为乐。高允旺说:“我这一生没有酒友、牌友,结交最多的就是‘菇友’。”面对来自各地上门咨询、取经的农户,高允旺都热心接待、耐心指导。他还常到边远老区苏区“上门”进行技术服务。有一次,他连夜乘坐绿皮火车到浙江省金华市开展技术指导,中午12点到达村里,看到村民们仍站在村道旁等待他。“我一下子又精神了,忘了一路上的奔波疲惫,也不管肚子饿,先讲课。”高允旺说。

    像高永旺一样活跃在田间地头,用行动描绘科技惠民、乡村振兴美丽图画的,还有“科技小院”里的志愿者们。

    作为以科技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农技协)在各地“科技小院”成立科技志愿服务队,建立了长期阵地,对于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科技小院”常驻研究生通过入村入企培训、办田间学校、开设科技长廊等方式,推广农业科技,利用业余时间在所驻村举行联谊会、识字班、儿童英语培训等多种活动,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中国农技协副理事长张建华表示,“科技小院”能让科技志愿者们在作贡献的同时获得有利条件,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实现了共赢。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王韬和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杜兆江有着相同的“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医务工作者,也是科普达人。

    王韬创建了全国首个以在职医生为创作力量的医学科普传播平台“达医晓护”。“平台建有网站和公众号‘大医小护’,运营维护工作都由在职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王韬说,平台节假日也不停止更新内容,希望用公益知识延伸拓展医疗服务的时间和空间。

    目前,来自全国各地医学、传播学、管理学交叉学科领域300多位专家发挥自己的力量,持续在平台上为百姓提供专业有用的医学科普。

    创作更多优质健康科普内容,也是杜兆江的目标。杜兆江组织团队利用大数据平台,推进“医教家结合”视力监测新模式,将眼健康知识进行可视化宣传。同时,他和同事深入山区、社区、基层单位、老年服务中心等地开展眼科义诊咨询和相关科普活动。

    培育青少年飞天梦

    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贵州省总队队长李晶还记得2021年10月的一次活动。那次,志愿团邀请了运载火箭技术专家李光亚到贵州省开展公益科普活动,现场的孩子们都非常激动,活动结束后,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请他签名。

    “孩子们是爱追科技之星的。”李晶说,他希望通过科技志愿服务,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接触科学家、接触航空航天知识的机会。

    李晶介绍,目前,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贵州省总队通过“科普中国飞天梦大课堂”“中国飞天梦 科普万里行”“中国飞天梦 飞天英雄班”3个科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开展常态化科普活动。“希望通过科技志愿活动,不断激发和实现广大青少年的空天报国梦,为党和国家培养航空航天接班人。”李晶说。

    据了解,2020年起,中国科协和中央文明办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工作。近3年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形式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科协渠道推荐成为全国学雷锋“四个100”先进典型达21个,其中最美志愿者5名,最佳志愿服务组织6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5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5个。他们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带着心中的热情与希望,奔波在祖国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将科普知识、科学精神传递给人民群众。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