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2日 星期五
实施“以赛代评”“免申即享”等举措,同时叠加多重支持
广州依托大赛开展体制机制改革
第六届广州创投周决赛现场,参赛企业在回答评委的提问。 受访者供图

    

    广州市科技局近年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核心动力,依托“双创”大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以赛代评”“以投代评” “免申即享”等联动创新机制,为企业“减负”;同时配套复合化资金支持、多元化增值服务等创新举措,为企业“赋能”,大力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明显成效。

    

    ◎本报记者 叶 青

    

    “免申即享”补助7561万元!

    近日,广州市科技局正式公布了2022年度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题“免申即享”补助资金的名单。记者从名单中看到,共有1195家企业获得资助,其中,广州先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艺电子)、广州诺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埃文低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获得最高200万元资助。

    据悉,这些获得“免申即享”补助资金的企业都是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暨2022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的参赛企业。

    近年来,广州市科技局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核心动力,依托“双创”大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以赛代评”“以投代评” “免申即享”等联动创新机制,为企业“减负”;同时配套复合化资金支持、多元化增值服务等创新举措,为企业“赋能”,大力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明显成效。

    

    探索复合化资金支持机制为企业“添金”

    

    今年6月,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技象科技)完成了B+轮融资。至此,技象科技自天使轮融资以来已累计获得融资数亿元。

    可是,有谁能想到,3年前的技象科技差点跌倒在创业路上。“我们的核心研发团队拥有20余年无线通信研发经验,但当我们带着技术从实验室走出来时,所需的大量研发投入让我们一筹莫展。”技象科技党支部书记兼副总裁罗思明回忆道,“尤其是当我们决定研发TPUNB窄带物联网通信系统原型技术时,公司账单上只够发全体员工2个月的工资。”

    就在最艰难的时候,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拉了他一把。2019年,他带着一项仅在实验室内调试成功的技术,忐忑地参加了广州赛区的比赛。“参赛时,TPUNB窄带物联网通信系统原型技术还没有取得应用,直到2020年底我们的第一款芯片研制出来之后,1.0系统才开始正式商业应用。”罗思明说。

    令罗思明更受鼓舞的是,这项100%国产化的无线窄带物联网通信系统,得到评委和投资人的青睐。技象科技一路过关斩将,夺得广州市赛、广东省赛第一名,并进入全国赛,最终取得初创组第三名的佳绩。刚从全国赛舞台凯旋,技象科技便收获了3000万元融资,随后不断有资本找上门来。

    “通过‘双创’大赛广州创投周等平台,我们获得了第一笔融资,解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罗思明感慨道。他所提到的广州创投周,已举办了6届。每年的广州创投周依托“双创”大赛平台,集聚优质企业、金融资本、风投创投机构,解读政府政策,对接高校院所成果,全方位覆盖企业政策、融资、贷款、产业、技术等需求。现已促成参赛企业获得投融资金额高达322亿元。在今年的广州创投周上,金融机构共为参赛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超60亿元,再创新高。

    “广州创投周最初只是解决企业融资贷款问题,之后又不断迭代升级,已经成为企业链接政策、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重要的科创要素。从而促进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科技创新生态闭环。”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秦海鸥表示,“希望‘双创’大赛对科创企业,是‘扶上马送一程’,是锦上添花,也是雪中送炭,让企业感到温暖。”

    

    “以赛代评”“以投代评”为企业“减负”

    

    “今年的大赛继续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双创’能级,将各项赛事整合优化,打造成了‘五赛合一’的广州创新创业系列赛事;并为企业搭建了国家级、国际化、多元性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在今年的“双创”大赛启动会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曙如是说。

    广州“双创”大赛的最大特色是,它并非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广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大赛场。

    从2017年开始,广州市科技局率先探索“以赛代评”的激励机制,即将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与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题深度融合,评审模式由“技术专家+财务专家”优化为“投资人+技术专家”。而最重磅的改革是,根据大赛结果直接决定拟立项项目。

    在此基础上,2020年,广州市科技局首次探索实施“以投代评”机制,对在规定时间内获得风投创投机构投资达到100万元(含)以上的初创组企业和500万元(含)以上的成长组企业,可直接晋级大赛决赛。2021年,共有54家企业通过“以投代评”机制直接晋级决赛。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广州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以赛代评”“以投代评”联动创新机制。对参赛优胜企业项目采取“事后立项、事后奖励性后补助”方式,将企业从繁重的申报证明材料、非专业的项目经费预算填报中“解脱”出来,为企业“减负”,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积极性。今年的“双创”大赛共吸引3284家企业参赛,最终有51家广州企业入围全国赛,占广东参赛企业数量近半。

    “我们将原来的‘申报—评审—立项’流程简化为‘大赛比拼—立项’,申报时间由6个月压缩为3个月,财政资金下达效率提高2/3以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表示,广州不断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着力打造科技经费政策兑现事项办理零见面、零申报、零费用的“免申即享”政策兑现服务新模式。

    通过“双创”大赛,广州市科技局把每年安排的1亿元资金奖励给优胜企业,满足企业创立初期开展科技创新事业的资金需求。自2017年以来,共有近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近4亿元市级财政支持。

    “企业高速发展,‘政企投服’——政府、企业、融资、服务很关键。广州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获得今年“双创”大赛成长组“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一等奖的先艺电子创始人兼总经理陈卫民表示,广州“双创”大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以及全方位资源要素赋能服务。

    

    多元化增值服务为企业“赋能”

    

    在今年的广州创投周上,包括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舟生物)等5家参赛企业和投资机构现场进行投资签约,总金额超过3.5亿元。

    科技日报记者发现,这是云舟生物第二次出现在“双创”大赛赛场上。“2017年,我们就参加了大赛初创组比赛。5年来,云舟生物把研发概念付诸现实,并且不断发现新的需求,通过科研市场的引流,衍生出其他服务。”云舟生物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蓝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大赛的专家指导让我们获得了更多行业的发展方向和信息。”

    广州市科技局通过配套复合化资金支持、多元化增值服务等创新举措,持续为参赛企业“赋能”。除了提高财政支持额度,广州市科技局还鼓励各区结合实际情况,对大赛优胜企业进行配套支持,形成市区接续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合力。如黄埔区、南沙区对行政区域大赛优胜企业分别按全国总决赛、广东省赛区决赛、广州市赛区决赛奖励额度的100%、70%、50%予以配套奖励支持,优胜企业最高每年累计可获得各级财政支持达390万元。

    同时,广州市科技局还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建立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开展科技金融特派员工作试点,首创“资金池”“工作站”“特派员”联动机制;并在广州的重点园区建立了110家科技金融工作站,从各银行、投资机构遴选出179名科技金融特派员,为参赛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完善的科创体系和政策支持下,云舟生物健康稳健发展,业务年均增长85%,实现了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今年4月,云舟生物在广州高新区启动建设4.5万平方米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

    “依托‘双创’大赛和广州创投周,汇聚政府、企业、社会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王桂林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