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布局“四新”赛道 跑出发展加速度
——青岛市崂山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下)

    ◎本报记者 王健高 实习记者 宋迎迎 通 讯 员 于  昱  张绪霞

    近日,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揭牌。作为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版图的核心,青岛市崂山区“四新经济”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崂山区生产总值增长5.2%,居青岛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1%,居青岛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居青岛市第一;“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预计继续保持全市首位。

    “崂山区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全区‘四新’经济从无到有、逐渐成势,正成为新时代崂山区换道超车、加速‘蝶变’的重要引擎。”近日,崂山区区长杨克敏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产业聚势,催生“新芽成大树”

    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里,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施工人员忙碌有序,整机和光学模组、虚拟现实创享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建设。

    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是崂山区布局虚拟现实产业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开始,青岛崂山区就先行一步,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完善VR(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生态圈。

    目前,崂山区汇聚全国约70%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汇聚了歌尔、抖音Pico、聚好看等虚拟现实相关企业90余家,形成了“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的虚拟现实产业链条体系。2022年,全区虚拟现实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20亿元。

    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有“未来产业”之称的微电子产业同样是重要抓手。在滨海大道和株洲路两侧,崂山区以年产值50亿元的歌尔集成式智能传感器项目和年产值100亿元的超高分辨率微显示项目为龙头,构建完整的微电子产业链。包括微电子产业园一期在内,崂山区已建成了微电子创新中心、中科院EDA中心、歌尔全球研发总部、歌尔微电子大厦,为微电子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20余万平方米产业空间,40家微电子企业、科研平台在此集聚,设计类企业占比达80%。崂山区已成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微电子企业数量最多、人才最集中、产业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新模式赋能,滋养“老树发新芽”

    11月14日,青岛国际创新园。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COO彭浩正带领各部门紧锣密鼓地为中心正式上线运营做着最后的准备。

    “当前,算力已经成为重要生产力。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对AI算力需求巨大。中心已经完成首期100P Flops AI算力建设,将为崂山区乃至青岛市的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支持。”彭浩告诉记者,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定位为新型智能公共基础服务设施,支撑青岛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能机器人、智能轨道交通等人工智能特色应用产业发展,同时吸引人工智能企业集聚青岛,推动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除了将AI算力作为新基建赋能传统行业升级外,崂山区在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协同创新、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的组建,就是一次大胆探索和实践。

    “作为家电领域唯一一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我们为家电行业提供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供需对接、技术成果转化等合作共赢服务。”国创中心总工程师翟翌立介绍,该中心由海尔集团牵头,联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美的、海信等行业企业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成立,聚焦家用电器高端化、智能化、场景化。

    厚植产业沃土,向新而行动能足

    2022年,崂山区从人才、企业家队伍、科技创新、产业链、专业园区、责任落实机制等多个维度,系统集成、配套联动,夯实“四新”经济发展的根基。实施“汇智崂山”十大人才工程,制定“人才新政”40条,形成“揭榜挂帅”100个项目榜单,奖励高层次人才、优秀企业家超过5166万元。

    今年5月,崂山区发布的《崂山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三年行动方案》中提到,到2024年,崂山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5%,继续保持全市首位;“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5%,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新引进各类顶尖人才、企业领军人才和产业高端人才300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崂山区‘四新’经济已进入一条高速发展、不进则退的全新跑道。在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崂山区将继续向新而行、加速奔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杨克敏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