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凝聚青春力量 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2青科会倡导跨区域跨领域交流合作
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现场
图片来源:青科会组委会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巨大的变革既向新时代青年敞开了广阔舞台,又激励着青年的责任担当。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愿景,聚焦“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主题,第四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持续搭建开放交流平台,努力让全球更多青年科学家交流思想、互学互鉴,施展抱负、成就梦想,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共创人类发展美好未来。

    

    

    ◎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仰望星空,你是否萌生过在地球以外的星球居住的念头?追求科技向善、求真,向往星辰大海的青年科学家们已经行动了起来。

    “以月球为例,我们开始了深空探测研究,这需要先了解月球土壤,慢慢延伸到房屋建造乃至防震减灾。”11月12日,在浙江温州举行的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以下简称青科会)上,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国际隔震与消能减震控制学会副主席周颖教授介绍,土木基础设施未来或在地球之外,承载人类的文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努力培养造就更多青年科技人才。

    2022青科会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基础科学、原始创新、青年与未来等内容,设置了“盛会·共赏”“对话·共赢”“学术·共融”“产业·共富”“智慧·共享”等五大板块活动,为国际议题交流搭建桥梁、促成共识。

    选择基础科学应潜心深挖

    2022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年”,科学研究加速向宏观拓展、向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认为,基础研究着眼于未来,坚持到最后往往能改变人类思维方式、打破权威。

    2020年,科技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提到,要实施青年科学家长期项目,支持一批30—40岁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有志于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

    过去十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14.6%,2021年达169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例连续3年超过6%。

    “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乎都坐过很长时间的‘冷板凳’。”杨玉良表示,踏入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关键在于科研人员愿不愿意,以及社会能不能支持。

    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侴术雷认为,从政府角度来说,需要扮演好合理分配资源的角色;从个人角度来说,找好自身定位,选择基础科学就应潜心深挖,选择应用研究就要做出好产品。各司其职,就能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体现青年科研人员的价值。

    跨界融合催生新发展动能

    11月10日,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并展开友好访问。这艘由我国自行研制的世界首艘万吨级医院船,就像一座海上三甲医院。

    作为曾参与过“和平方舟”号医疗信息系统研发的科研人员,2022青科会期间,之江实验室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周天舒研究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医疗数字化转型加快,工程学和医学交叉融合的势头正强,催生了AI医疗辅助、慢性病数字疗法等研究成果服务于临床。

    周天舒介绍,团队开发的一款知识图谱系统,在试点医院将部分患者诊疗数据重新唤醒,分析出7万多例慢性肾脏疾病的潜在患者,后续抽样随访验证了这一技术的准确率。“如今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医疗信息学要发挥学科融合优势,在慢性病管理上发挥更大作用。”

    与会专家表示,由需求驱动的跨界融合旨在打破原有行业、领域的界限,寻求多维度、多取向的发展。江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范大明分享道,学校采用在各地建设技术转移分中心的方式,让科学家变成联络员,及时将企业需求引入校园,鼓励青年科学家参与攻关。

    以国际合作放大科研影响力

    “单就诺贝尔奖而言,不难发现,很多获奖成果的背后有一个非常长的合作链。”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表示。

    今年8月,他曾提出想在中国建一个虚拟全球实验室,让身处不同时区、不同位置、不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合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全球多样性优势,尽可能扩大科研成果的全球影响力。莱维特表示,很期待能和年轻人通过网络一起工作,自己也想对中国有更多了解。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共同挑战。青科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王猛直言,近几年,国际交流遇到阻力,全球经济复苏困难重重,这更需要青年科学家们针对相关挑战开放交流,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范大明认为,国际交流合作是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越是有困难,越要开拓进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青科会已成为我国青年科技外交的重要品牌,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温州链接全球资源的重要平台。”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表示,温州将优化“招才、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全链条生态,让一切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