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大鲵给科研人员出了张“生态考卷”

    一个“隐居”在江西的纯系大鲵野生种群,被认定为又一大鲵新种——江西大鲵。如何在开展系统的野外调查的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举措,避免此类物种在被科学认知前灭绝,是留给科研人员的一张“生态考卷”。

◎本报记者 魏依晨

    日前,一个“隐居”在江西的纯系大鲵野生种群,被认定为又一大鲵新种——江西大鲵。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科研人员在江西省靖安县潦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该大鲵野生种群。至此,我国大鲵属有效物种数增加至3个,分别是中国大鲵、华南大鲵和江西大鲵。据悉,江西大鲵是目前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且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

    纯种江西大鲵的发现,为我国大鲵的保护带来了希望。但如何在开展系统野外调查的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举措,避免此类物种在被科学认知前灭绝,是留给科研人员的一张“生态考卷”。

    野生资源下降严重,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目前,江西大鲵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10月10日,江西省科学院专家说道。

    在江西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井冈山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江西大鲵野外种群数量仍偏少,且因相对孤立及生态环境威胁等变得岌岌可危。

    “目前调查显示,江西大鲵种群是一个单点分布的孤立种群,该种群可能面临数量较少、相对孤立以及栖息地环境变动等困难,亟须建立相应的保护行动计划、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此外,综合考察和比较研究提示,相较于通常以水域范围设置的水生生物保护区,能囊括山、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设置对大鲵野外种群的保护将会更加有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说。

    据了解,大鲵是我国极其重要的种质资源,对其进行物种保护是所有其他工作的重要前提,然而当前对大鲵的保护却面临困境。一方面,由于20世纪以来人为干扰导致的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捞,使其野生资源下降严重,亟须加快种群的有效恢复;另一方面,由于人工养殖背景下的跨区域引种和种群流动,以及以人工养殖为来源的无差别野外人工放流,导致当前一些区域的野生遗传种质不再和其原始的地理支系相对应。

    专家认为,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考虑新的研究中所揭示的物种分化问题,在保护中应尽可能保持大鲵遗传种质的纯度。同时,继续加大对大鲵保护问题的科学研究,基于实质数据和研究结论来制订和完善科学的保护方案。

    增殖放流、救护放生和评估监管多方合力保护

    “大鲵是两栖类的重要旗舰物种,但关于大鲵的生物学、生理生态学、栖息地保护的深入研究还比较匮乏。”江西省科学院专家告诉记者。

    据悉,在物种和栖息地保护方面,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专家呼吁,加大执法和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减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大鲵资源的破坏。针对有些保护区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要对近年来通过标准调查法发现大鲵的保护区加大投入和监管力度。针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要在现有大鲵种群数量较多的保护区内严格管控或取缔一些旅游活动,并严格禁止捕鱼、采砂等行为。针对气候变化可能对大鲵造成的影响,要根据物种分布模型结果识别保护空缺、调整保护区等。在管理对策方面,专家建议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中继续维持大鲵现有的“极危”状态,将江西大鲵增补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

    此外,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江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戴年华还建议,在大鲵的增殖放流、救护放生和监管方面,一要加强大鲵种质资源管理,各大鲵养殖场应建立清晰的遗传资源图谱;二要规范增殖放流程序,开展大鲵的增殖放流前,务必明确其遗传背景,实行就近放流;三要加强增殖放流的栖息地评估,促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野生大鲵种群的恢复;四要加强大鲵野外种群监测,摸清现有大鲵分布区,进而科学指导增殖放流。

    戴年华告诉记者,鉴于大鲵存在多个遗传单元的情况,建议摸清各地的大鲵具体属于哪一个遗传单元,然后再开展相应的保护活动,如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殖、种群复壮和人工增殖放流等。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