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6日 星期五
开拓训法战法 模拟实战环境
创新为长剑出鞘加装“聚能环”
VR对战孙波摄

◎郭海涛 孙 波 陈 平

本报记者 张 强

    火箭军某部近年来按照“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核心标准要求,紧盯使命任务拓展和练兵备战实际,创新训法、战法,坚持用创新为打赢加装“聚能环”,探索运用多种科技练兵手段,以科技“高含量”打造战斗力生成的“强引擎”。

    导弹发射单元配备模拟器,瞄准训练“如虎添翼”;发射训练用上虚拟现实,足不出户就能与装备近距离“接触”;在室内训练场布设逼真战场环境,实战训练不用再看天公“脸色”……

    连日来,置身火箭军某部演训场,创新火花处处闪耀,一个个“金点子”与训练直接挂钩,用创新推进实战实训已成为官兵训练的新时尚。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该部近年来按照“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核心标准要求,紧盯使命任务拓展和练兵备战实际,创新训法、战法,坚持用创新为打赢加装“聚能环”,探索运用多种科技练兵手段,以科技“高含量”打造战斗力生成的“强引擎”。部队全面建设蹄疾步稳。

    “瞄准模拟器”提高练兵效率

    “转弹瞄准!”发射指挥长、二级军士长王志勇向瞄准号手下达指令。循声望去,现场人员并没有如往常那样看到发射车和训练弹。顺着王志勇手指的方向,不远处放置的一个“小物件”吸引了现场人员的目光。在瞄准号手李子豪的远程无线控制下,“小物件”缓缓转动,模拟转弹瞄准正在实时进行。很快 ,操作瞄准计算机的号手便报告:“有信号,信息采集正常。”王志勇随即按下秒表,记录下了操作数据和瞄准时间。

    以上,是某分队开展“复杂困难条件瞄准强训”的一个场景。

    “从软件编程到硬件设计,从模拟试用到运行评估,技术室高级工程师廖飞鹏带领团队自主创新,研制出一套瞄准模拟器。该瞄准模拟器能够精准模拟发射车地测系统,既能够减少训练空间约束,又能够实现等效实装操作的训练效果。”训练间隙,分队长马锦涛介绍起了这套训练模拟器材。

    上等兵严文涛定岗瞄准号手,与单元整体协同存有差距,指挥长依托模拟器采取“以老带新”“全岗拓能”的方法强化训练;二级军士长胡博利用模拟器通过以考促训模式,定期组织对抗考核,检验号手应变应难技能;瞄准专业教练员董军结合专业原理图给号手讲瞄准原理,依托模拟器教授实操方法……

    除了模拟训练,瞄准模拟器还能帮助官兵进行演练复盘、查找问题。

    在一次红蓝对抗的演练中,瞄准号手被判“阵亡”,该单元“全岗号手”及时补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减员操作……演练结束,三级军士长毕强带领号手,利用瞄准模拟器就地复盘,对操作精度不高、敌情意识不浓等问题逐项查摆,优化完善单元突击行动应变机制。

    “VR智能”让官兵置身“战场”

    夜幕降临,导弹测试阵地上,10余名身着防护服的导弹测试号手正在紧张作业。

    高昂的状态、娴熟的操作、精准的口令,测试兵们高标准地完成了导弹测试,按时将导弹交付给了发射分队。

    走出阵地,脱下厚重的测试服。人们才发现这群老练的操作号手中,专业组长竟是名中士,其他人中还有4名上等兵。

    专业组长名叫胡磊,他介绍,年轻号手担任大国长剑的“把脉人”在单位不是个例,这得益于部队探索运用“VR智能”技术拓展训练模式,大大缩短了号手的成长周期。

    来到VR模拟系统训练室,“斗室演兵”场景映入眼帘——方寸荧屏,操作指令从“中军帐”直达各班组台站,多套模拟系统迅速启动程序展开测试;战位上,操作号手头戴VR设备,手持操作手柄,娴熟地进行装备分解和对接训练;演练中,指挥所参谋人员按照实战标准,临机下达特情导调,操作号手在模拟系统上见招拆招……

    足不出户与武器装备近距离“接触”,这种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训练模式,如今已成为了该部实装训练的新常态。

    该部领导介绍,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推进,新装备岗位号手成长周期长、实操经验积累慢等问题逐步显现。为此,他们瞄准高科技装备发展趋势,与地方科研院校深入合作,配套建立了VR模拟训练系统。利用虚拟仿真、情景再现、数据收集、故障注入、测试原理分析等技术构建了逼真的训练环境,帮助号手精准施训,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

    模拟演兵场,练出真功夫。记者了解到,这套VR模拟训练系统运用以来,该部探索形成了操作规程、技术规范、故障处置等方面的10余项成果,为战斗力生成注入科技动力。

    构设战场环境锤炼胜战硬功

    “号手就位!”训练大棚内,数台发射车进行实装操作训练。不料,大棚顶部的几根钢管开始“降雨”。

    “展开防雨处置”“加强阵地警戒”……指挥长易铁坚一边指挥单元操作,一边下达应急指令,流程操作继续。

    在该部,类似模拟复杂天候训练的场景并不少见。

    “在训练操作大棚加装淋雨设备和强光系统,同步建立‘蓝军’导调常态机制,能够有效倒逼单元作战能力。”该部领导说,他们创新运用“环境复现”“课目联动”“对抗升级”等方式,逼着作战单元险局求生、危局求存、败局求胜。

    “强光下瞄准,要避开虚光,防止出现‘假信号’。”专业组长、三级军士长耿彦超现场教学,列兵李忠勇认真记录每处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可轮到李忠勇亲自上手操作,效果却不理想。

    训练结束,耿彦超专门给李忠勇“开小灶”,“调整好呼吸,注意方位微动开关转动手法。”几轮操作下来,李忠勇渐渐克服了强光对其心理的影响,训练效果提升明显。

    在某分队指挥车旁,分队长沈文朋手中攥着“自建蓝军导调”卡,精心准备了好几道难题。

    随着导弹单元陆续进入待机地域,沈文朋接连下达装备受损、通信中断、敌特袭扰等特情,发射指挥长丁广超边处置边报告,带领两名号手争分夺秒拆卸故障轮胎;某单元组织伤员包扎救治的同时,对周边区域展开防卫搜索……数套单元见招拆招,演练进程有序推进。

    “我们模拟的战场环境越逼真,就越能有效检验实战化训练效果。利用创新手段可以高效模拟各种复杂逼真战场环境,有力推动了部队的实战化训练。”演练结束,沈分队长感慨道,“只有平时实打实进行科学组训,锤炼过硬本领,真正到了战场,官兵才能临危不乱,所向披靡。”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