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7日 星期四
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
职前“多储备” 职后“再成长”
◎付 雷
河北张家口相国庙街小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机器人的制作原理 视觉中国供图

    近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和教育部小学教育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的“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新路向论坛”顺利召开,论坛旨在落实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通知明确,要通过师范生公费教育、“优师计划”等,从源头上加强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素质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供给,提高科学教育水平,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

    不过,要想加强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让政策制度落地,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小学科学是基础性课程

    科技实力是国际竞争的核心,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和科技专门人才的培养。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小学科学定义为基础性课程,并将开课年级提前到小学一年级。

    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是一门体现科学本质的综合性基础课程,不但可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有助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和科技强国建设。

    我国从2001年开始将原来的小学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小学科学课实施20余年来,一直存在专职比例低、专业背景教师比例低、课程资源不充分等问题。

    综合2019年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华中师范大学在全国9个省市(主要是东部省份)开展的“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及教育部公开的数据,结合笔者参加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和小学科学教育调查工作结果,各地小学科学教师具有科学相关专业背景的比例普遍不超过40%;在校外资源利用方面,东部地区有较丰富的资源且利用率较高,中西部地区存在资源不足、利用率不高的情况等。

    尽管小学科学教师对于课程标准及其倡导的科学探究理念都有所了解,但在实践中仍然有部分教师单纯地采用“讲授法”,失去了科学教育的本质特征;此外,全国各地普遍缺少专职且有专业背景的小学科学教研员,即便在东部省份,也很难保证小学科学教研员的专业化水平。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和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壮大科学教师队伍需多方聚力

    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不是只靠政府要求和教师自身努力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多方聚力、多轮驱动:

    一是职前和职后教师培养两手抓。职前教师培养主要是要抓好科学教育及相关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相关部门要提出政策性要求和保障措施,以高等师范院校及具有相关专业的综合性大学为主体,着力提升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数量和质量。特别是要加强小学科学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源头供给侧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科学教师资源。职后教师培养主要是抓好目前在职教师的培训,包括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和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地毯式”全覆盖培养方案,缩短培训周期、提高培训质量。

    二是建立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桥头堡”。“桥头堡”是重心,也是枢纽。不论是职前还是职后的小学科学教师培养,都需要建立一些“桥头堡”来发挥枢纽作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将高师院校、教研机构、科协系统作为三大“桥头堡”。高师院校常年从事师范生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应增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各级教研机构应配齐专职教研员,尤其是区县级教研员,还可以建立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室、教研片区等,缩短教研的时空距离,增强培训实效。科协系统要发挥扶持政策、科研院所、高水平专家和科普场馆等资源优势,除了开展直接面向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活动外,还要丰富面向小学科学教师的培训活动,加强与小学科学教师的合作,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课后服务,为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发挥独特作用。

    三是要提高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力。高师院校等培养单位应具有超前思维,结合国际科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最新教育政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科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及时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要把切实提高课程理念转化能力摆在关键位置,创新学习方式,让一线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实践育人、跨学科学习、教学评一致等理念能够听得懂、学得会、落实到位,真正提高其育人本领。

    四是要解决小学科学教师的后顾之忧。工作量大,实验室数量不足、配置落后,没有专职实验员……这些问题导致了小学科学教师需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准备实验器材、应对多个平行班教学任务以及繁重的非教学业务上,不利于小学科学教师的成长,也不利于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升。相关部门和学校应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教师进修、职称评定、用人招聘等方面给予倾斜,并配齐专职实验员,及时优化更新软硬件设施,将教师从非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把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业务上。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这是关乎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小学科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小学科学教师则是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全社会都应动员起来,切实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讲师、浙江省教材研究中心研究员)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