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06日 星期五
立夏万物长
◎刘琪瑞

【岁时记】

    转眼间夏天来了,绿荫遍野,风暖昼长,一切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今年交节时间为公历5月5日。古人对立夏的节候特征有着独特的观察与认知。天象上,立夏之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即深夜时分,北斗星柄指向东南方;物候上,立夏之后,“万物至此皆长大”。立夏,标志着万物进入茁壮成长的阶段。

    立夏有“三候”。一候蝼蝈鸣。宋人陈普诗云:“昨朝苔砌行蝼蝈,破晓松梢乱栗留”。蝼蛄开始在路旁、田间出没,黄莺在清晨的枝头鸣叫。古诗还有“蛙声作管弦”“乱蛙鸣处水纵横”之句,说明这时节池塘中的青蛙开始鸣叫,宛如弹琴吟曲的歌手。

    二候蚯蚓出。唐代诗人卢仝诗曰:“夏夜雨欲作,傍砌蚯蚓吟。念尔无筋骨,也应天地心”。蚯蚓虽没有筋骨,却能感应节气的变化,在立夏的绵绵细雨中掘土而出,赶赴夏天之约。

    三候王瓜生。王瓜是类似于栝楼的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有药用价值。《礼记·月令》载:“孟夏之月王瓜生,苦菜秀”。立夏之后,王瓜蔓秧开花,苦菜苗壮叶肥,正宜采作药食。

    正值春夏之交,“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春天的繁华渐渐落幕,到处呈现出浓淡相间、绿意盎然的清新景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南宋杨万里诗句里的景致令人心醉,池塘里几片新荷绽露水面,半卷半舒,红蜻蜓、绿蜻蜓飞来了,落在小荷的尖角上,落在浅夏柔和的光影里。农家小院的一架蔷薇已蔓过了矮墙,红火火盛开,千朵万朵压枝低。唐人高骈说:“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满架蔷薇宛若垂挂起来的水晶帘幔,使得简朴的小院微风里溢满芳香。还有墙根下的两簇芍药,生发出了葳蕤的枝叶。俗语云:“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立夏之后,芍药怒放,那样的嫣红把五月天映得格外鲜亮。北宋邵雍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芍药是对春的告别之花,向人们展示春天最后一抹光彩,故也有“殿春”之称。

    立夏之后新果新蔬将陆续上市,乡间就有了“立夏尝新”的风俗。宋末元初有“樱桃进士”之称的蒋捷云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春光并没有抛弃谁,留给我们一丛绿芭蕉,一树红樱桃,美目美齿更美心。刚采摘的樱桃什么味道?北宋苏辙说:“盘中宛转明珠滑,舌上逡巡绛雪消。仰嗫佳人露犹湿,偷衔啼鸟语尤娇”,如此生动的写照,怎不叫人垂涎三尺!这时节,梅园里的梅子也青碧圆润,泛着凌凌青光,诱人舌底泉涌。北宋婉约派词人晏殊说:“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青梅与酒是绝配,两者相得益彰,细品慢啜更具风味,无怪乎魏武帝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不过,南宋李清照的“却把青梅嗅”别有韵味。青梅之青与清,可醉眼眸,可清浊气,可提精神。

    立夏除了尝新,还有换夏衣、置凉具的习俗。尽管北方到了立夏,天气还有些微凉,可在江南一带已是“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该准备换单衣、备凉席了。南宋大诗人陆游晚年归隐故乡山阴,立夏日其赋诗曰:“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院外的槐树渐渐浓绿成荫,天气有点儿小热,诗人日暮洗浴纳凉,换上新的夏衣。不仅如此,他还清理出仓库里的竹几与藤床,准备度夏了。

    立夏之后,气温升高,雨水充沛,有利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农事越发忙碌起来。农谚云:“谷雨打苞,立夏龇牙。”说的是小麦从谷雨时就铆劲儿生长,到了立夏时节,要么齐穗吐芒,要么扬花灌浆,麦熟进入倒计时,麦田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同时,夏耕夏播也进入了紧张期。农谚还云:“多插立夏秧,稻谷收满仓。”立夏前后,正是江南一带早稻插秧之际,农人抢抓农时,泡田插秧。采收和播种也环环相扣,接茬儿进行,采油菜籽、摘立夏茶、煮茧缫丝、点瓜种豆播玉米……“春争日,夏争时”“立夏不热,五谷不结”“立夏落雨,谷米如雨”,从这些朴实而富有智慧的农谚中不难看出,立夏节气对于农业生产,对于整个年景的重要。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