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8日 星期四
加快企业上市进度
合肥高新区用一份报告替代多张证明

◎本报记者 吴长锋

    1.52亿条

    合肥高新区区域经济大脑已入库高企、高成长企业等达1.82万余家,建成多部门数据信息融合法人库,并接入工商税务、银行信用、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司法舆情等29类149项数据,实现1.52亿条企业数据信息动态更新。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日前合肥高新区发布了《高新区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信用合肥”为依托,合肥高新区在安徽省以及全国高新区率先开展“以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试点,为企业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加快企业上市进度。

    3个工作日内办结

    一直以来,在申请上市或开展再融资、并购重组等过程中,企业取得相关政府机构的合规证明,是一个非常重要且繁琐的环节。企业不仅要向工商、税务、土地、环保等多个部门提交办理合规证明的申请,花费大量沟通成本。而且,在合规证明开具的过程中,因缺少法定依据支持,没有相应的办事流程,企业和政府机构沟通不便,耗时费力。

    据了解,企业信用信息报告包括企业基础登记信息,以及报告期内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重点关注和资质/资格信息等。申请对象为拟在国内外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发行公司债券、场外交易市场挂牌等的合肥高新区注册企业。

    根据《实施方案》,首批试点将在企业上市开具合规证明需求比较集中的对外投资、市场监管(含质监、食药监)、税务(含社保缴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多个领域率先开展。办理流程非常简便。企业可以向合肥高新区上市办发起线上申请;上市办正式受理企业提交的申请,并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

    用完备数据基础做支撑

    一张报告代替好几个部门的证明,如何确保企业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呢?

    对此,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登银表示,通过区域经济大脑的建设,合肥高新区已基本形成政企数据同步交融、企业画像精准构造、要素保障一网通达的数字政府服务体系。而在上市服务模块,合肥高新区也已实现发掘增量、分层管理、要素保障、政策兑现的全流程线上服务模式。经过认真研究和细致探讨,合肥高新区确认了“以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的可行性。

    据了解,合肥市发改委在安徽省率先成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归集全市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公用企业事业单位的信用数据,累计归集法人基础信用数据约1.41亿条。合肥高新区的此次试点因此具备了完备的数据基础。而合肥高新区区域经济大脑已入库高企、高成长企业等达1.82万余家,建成多部门数据信息融合法人库,并接入工商税务、银行信用、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司法舆情等29类149项数据,实现1.52亿条企业数据信息动态更新。“海量的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为试点提供了有力支撑。”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刘登银表示,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全省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大会会议精神,合肥高新区在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悉心指导和资本市场参与方的大力支持下,精准出台了《实施方案》。下一步,为更好推进“信用合肥”平台助力园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合肥高新区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加大力度与合肥市发改委开展互联互动,推进资源共享,探索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进行合作,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在合肥高新区先行先试,为园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区累计上市公司33家,其中科创板上市7家,过会待发行1家,在审企业2家,辅导备案企业15家。

    合肥市发改委二级调研员施平表示,合肥高新区“以企业信用信息报告代替行政合规证明”的试点,是合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大创新之举,下一步将努力在全市进行推广。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