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1日 星期五
于实战应用中 挖掘无人机作战潜能
◎郭紫阳

【军营内外】

    仲春时节的金银滩大草原,阴雨连绵,武警青海总队特战侦察分队野外综合演练在这里拉开战幕。一场山林地捕歼战斗中,在各小组的通力配合下,两名挟持一名“人质”的“暴恐分子”被围困在草原深处一废弃民房内。

    见雨势渐弱,现场指挥员迅速下令:“无人机抵近侦察!”“我方侦察员已占领制高点,通过窗户能看清屋内情况,还有必要使用无人机吗?”虽有不解,但侦察组仍第一时间操控无人机进行侦察。

    正当“暴恐分子”准备将窗外无人机打掉时,早已悄悄逼近的突击队员破门而入,两名“暴恐分子”被迅速制服,“人质”安然无恙。

    原来,指挥员是通过无人机吸引“暴恐分子”注意,并利用其噪音掩护突击队员向“暴恐分子”接近,大大增加了突击成功的概率。

    “我们要打破固定思维模式、装备常规作用等因素的局限,全面探索、深入挖掘各类装备的作战潜能。”该总队参谋长黄大斌介绍,以往官兵对侦察无人机的作用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其仅仅是用来远程、高空侦察敌情和地形的。此次演练中,他们鼓励特战侦察队员打开思路、集中智慧,就侦察无人机的实战应用和战法创新展开探索研究。

    散发传单、传递信号、转移注意力……侦察无人机的这些潜在作用,被特战侦察队员在一次次思维碰撞和专攻精练中熟记在心。

    演练中,他们还就风雨、高压电等因素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和研究,收集掌握了一批宝贵数据。

    “尽管有的想法暂时还难以实现,但我们接下来会通过和无人机厂家沟通、改进无人机性能、调整战术战法等方式,将难题一一解决。”该总队海西支队特战中队副中队长安浪浪自信地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