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3日 星期三
让袁隆平的亩产三千斤目标走出试验田
更多相关内容请扫二维码

智慧春耕

◎本报记者 俞慧友

    3月19日,一个浑身晒得黝黑的男人,从烈日当头的海南三亚,匆匆赶回湖南长沙。他要忙着回来……种田。

    男人名叫李建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栽培组的核心成员。他今年最重点的任务,是要把袁隆平院士的双季稻(早稻+晚稻)亩产3000斤目标,在更广的地域、更多的气候环境下扩大种植,进一步“修炼”栽培技术,再把成熟的技术送到千万种粮户的手里,助力粮食在农民田里增产。

    现在正值春耕时分,为抢有利天气,他从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赶回,指导当地试验田的杂交早稻播种。工人们负责育秧,挑泥浆、秧盘上泥浆、播撒种子、扫帚拍种……身为“栽培导师”的他,则负责攻关示范基地的全程技术指导。“水稻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稻苗成活率。从播种到秧苗3叶期,是决定秧苗质量的关键时期,各项技术措施必须管理到位,才能培育出健壮的秧苗,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产再高产,是袁隆平院士心中永恒的主题。2020年,他在海南三亚首次提出双季稻亩产3000斤工程的设想。在那之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双季稻亩产最高水平在2700斤左右。所以3000斤的“坎”,对团队成员来说,着实有挑战。

    粮食高产,袁隆平院士还有着良种、良法、良田和良态的“四良配套”诀窍。李建武作为“良法”掌门人,在和团队成员共同选定了第三代杂交水稻的高产良种后,开始了栽培技术的“修炼”。

    “在高产栽培上,第三代杂交水稻品种的特性,决定了跟其他以前我们的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肥料使用上不一样。我们做了很多关于肥料不同时期、不同使用量的试验,结合过去两年的试验结果,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方案。通过两年的高产攻关点验证,多个试验点都实现了亩产3000斤的目标。”李建武说,“今年开始,我们准备把这套栽培技术扩大到更多的生态区域去测试。”

    双季稻亩产3000斤目标的连续突破,证明了它在粮食增产上的有效性。为何还要到“更多区域”测试?

    “很多科研成果,在实验室里的结果很好,小面积试验结果也很好,但大面积推广却很难。难在研究简单易操作的技术并在推广中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这样,高产才能从‘试验田’走向‘农民田’,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面积高产。”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说。

    “我们会根据各点不同情况,比如气候条件、土壤肥力情况等,进行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力争把它推广到更多地方,助力更多种植户能掌握高产实用的技术,实现粮食增产增收。”李建武表示。他透露,今年,团队拟在湖南布局衡阳衡南、长沙浏阳、株洲醴陵、常德桃源、益阳赫山等5个试验点,以及在省外的海南三亚、江西南昌、福建武夷山和广州黄埔等4个试验点展开该目标的攻关。

    “我们今年还有一个新的小目标,除了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进一步试验,还将探索一下‘稻—稻—薯’(早稻+晚稻+冬季马铃薯)模式,力争实现三季作物折合原粮亩产1800公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产、优质、多抗、绿色、高效的杂交水稻品种和技术,一定能为乡村振兴、水稻绿色可持续发展、增产增收作出积极的贡献。”李建武自信地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