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4日 星期一
他们坚守高原军事科研岗位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成子龙 毋殿翔 本报记者 张 强
工作中的博士团队毋殿翔摄

    在解放军某部博士创新团队,有个由三四十岁的军中博士组成的创新团队。该团队在距离总部数百公里的高原上从事科研工作,为国防事业默默奉献着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当代中国军人的热血和浪漫。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是赵在新博士到单位报到时,部队首长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此后许多年里,他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坚守在高原军事科研岗位。

    赵在新是解放军某部博士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的一员。该部驻地虽然在生活条件优渥的城区,但创新团队成员的科研工作,却需要他们长期坚守在距离总部数百公里之外、条件艰苦的场区。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这群三四十岁的军中博士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当代中国军人的热血和浪漫——承担多项重大试验技术研究、装备科研、基础加强计划、军事理论等项目,1人荣立一等功,1人荣立二等功,3人荣立三等功。

    “既然我们选择了投身于国防科研和试验事业,就需要做好一辈子默默奉献的准备。”赵在新说。

    砥砺创新,加快部队转型发展

    国防和军队改革以来,该部承担的职能和使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重要转型期,“新质作战力量,究竟新在何处?”“部队战斗力又在何处?”等系列难题困扰着创新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

    经过无数次彻夜长谈、无数次理论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向科技要战斗力。”得出这样的共识后,创新团队开展了多个重难点课题,并将取得的多项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从而加快了部队新质战斗力生成的步伐。

    负责数据处理的王博士,是创新团队带头人。某次任务中,他发现当前算法存在缺陷,严重制约着装备性能表示误差,而国外的一些主流算法也不具备通适性。他通过引进、应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经过反复推演与计算,提出了新的模型和算法,大大提高了任务完成效率,当年荣立个人一等功。

    对于博士团队来说,科研创新是他们工作的宗旨,“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难题,探索新方法”就是其工作常态。

    41岁的陈建宏博士长期负责系统仿真和建模工作。为完成某训练仿真平台的建设,他跑遍了相关的科研院所,翻阅的纸质资料和记下的笔记堆满了整张办公桌,在项目关键期时,他整日整夜泡在机房里。

    从事作战试验任务鉴定的支强博士,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至今,已在这里工作了10年。改革以来,他依托单位原有的技术基础,积极开展战法理论研究,填补了多项单位的技术空白,为部队新质战斗力的生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并荣立个人二等功。

    谈起这些年取得的科研成果时,支强说:“只有跳出原有的舒适区不断创新,才能加快部队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敢于担当,坚决扛起新使命新任务

    某次赴海上执行重大任务时,上级点了从事作战试验任务鉴定的董夏斌博士的将。近两个月的任务中,他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某海域的一艘船上度过。这对身为北方人的他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

    临近任务的前一周,某系统在测试中因为程序不兼容导致故障,严重影响了试验数据的获取,而这些数据直接关系到此次任务的成败,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时刻,董夏斌主动请缨,“这是该领域的第一次试验任务,遇到困难我们应该顶上去。”他说。

    此时,天天晕船已经使他的身体非常虚弱。可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仍待在狭小的舱室里一遍遍调整程序接口,进行故障分析和排查,几天后终于解决了故障,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军队改革的大潮中,有人迎潮而上,有人转身回头。但在创新团队成员看来,新时代需要他们扛起使命任务,不能有丝毫退缩的想法。

    一次内部推演中,某推演系统暴露出许多问题。上级领导们认为,现有推演系统,既不能高度还原战场环境,也不能准确判断事件行为,无异于“纸上谈兵”。

    创新团队成员随即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经过接连数日的激烈讨论,他们一致认为,无论战争形态如何变化,其本质规律不会改变,应该总结战争规律获得数据,从技术上总结军事行动的判别机理,为战争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在研究方向为作战试验任务结果快速判定的李世龙博士的主导下,他们研发出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其收集分析的数据,有力支撑了战场环境构建和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不忘初心,扎根高原默默奉献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他们当中不少人只能隐姓埋名、默默奉献,多年来一直舍小家为大家,坚守着初心与使命。”提及这个团队,该部政治委员管懿深有感触地说。

    还记得部队改革后,有人问起今后的打算时,赵在新动情地讲到:“刚来单位时,首长给我们讲了一个‘夫妻树’的故事。这个故事蕴含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已经扎根在我们这群人心中。”

    赵在新是地方大学毕业后直接来到部队的,学校的同学们毕业后,逐步走向地方企业、高校的关键岗位,不仅拿着几十万、近百万的年薪,也做出了具有学界影响力的学术及科研成果。而41岁的他,仍是一名部队技术干部,常年聚力研究作战试验任务结果快速判定。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他取得的成果还不能公之于众。

    当有人劝他:“回地方吧,你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回到企业、学校,不比待在山沟沟里强吗?”他总是笑着回道:“在这里待习惯啦。”

    谈到去留,35岁的陈琛博士表示,他的妻子有时也会抱怨,劝他趁年轻也回地方试一试。他却告诉妻子:“这是一份光荣和伟大的事业,纵然此生因为国防事业而默默无名,也会有人一直记着有我们的存在!”妻子逐渐明白了他的想法,现在也越来越支持他了。

    王博士动情地讲道:“当初,老一辈科学家和革命家,放弃了在国外优渥的待遇和科研条件回到祖国,在戈壁深山、大漠高原战天斗地。今天的我们,是国家和军队花大力气培养的科研人员,更应该保住这份初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