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星期一
两只“大猫”怎么样了?青海国家公园唱响野生动物保护欢歌

向总书记汇报新变化

◎本报记者 张 蕴

    “上去个达坂望门源,绿水青山的大画卷越看越舒坦;想起个党恩心里暖,脱贫致富的小康路越走越宽展。”

    这首在当地传唱的“青海花儿”,是百姓眼中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中的生态变迁。

    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巍巍祁连山脉、大美青海湖……青海,正如其名,象征绿色与生命。2021年3月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孔庆菊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荒漠猫和雪豹照片,是近年来我国对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取得成效的鲜明写照。

    从遥远的青藏高原走向人民大会堂,一份份沉甸甸的议案,书写着对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期待与未来。

    祁连山下 野生动物共享和谐家园

    五只雪豹同框、五只荒漠猫同框、五只猞猁同框、六只兔狲同框等罕见画面在祁连山精彩上演,“四猫之最”开创全国乃至全球新纪录……四季轮回间,祁连山腹地的“自然动物园”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不断刷新着我国乃至世界纪录。

    珍稀物种从“罕见现身”到“组团亮相”,意味深长。这背后,是我国重要生态地区从单一保护到成立国家公园在保护中发展的重大改革成果,更是这一制度取得初步阶段性成效的有力回应。仅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过去一年先后完成全国首例雪豹救助与科研项目结合案例,完成3只雪豹、10只荒漠猫、23只黑颈鹤卫星跟踪监测,填补了我国在雪豹、荒漠猫、黑颈鹤迁徙活动数据方面的空白,雪豹等旗舰物种监测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

    偌大的国家公园内对野生动物种群分布、变化实施监测,离不开科研监测体系。2021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首个森林监测动态大样地,首次系统开展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内陆河源头区水生态系统研究,生物多样性调查实现全覆盖,基本摸清了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状况。

    今年2月,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大数据平台建成,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达8000平方公里,174台野保相机实现无线传输和自感拍摄,旨在加强以旗舰物种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巩固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现代、精准、高效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已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高质量建园的鲜明气质。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青海省积极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以雪豹、普氏原羚、藏羚等为代表的旗舰物种数量稳中有增,其中藏羚增长到七万多只,普氏原羚增长到三千多只,雪豹频繁现身,全省两市六州境内均发现雪豹活动踪迹。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逐步恢复和增加,为保障青海生态系统恢复发挥了关键作用。

    牢记嘱托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青海坚定不移的选择。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青海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因过度放牧、开矿挖山、乱砍乱伐,曾令祁连山满目疮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解决突出问题,抓好环境违法整治,推进祁连山环境保护与修复”。

    生态红线不容侵犯、不得踩踏,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是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获悉,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2021年78宗矿业权注销66宗,补偿商谈30宗,拆除矿点建筑2.06万平方米,复草复绿6.7万亩。

    今日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蹄疾步稳。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的同时,百姓也吃上了“生态饭”。

    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家,“禁牧还草”、国家公园一体化管护等措施的实施,曾让当地牧民为生计担忧。然而随之实施的生态移民和生态管护员政策,不仅让三江源、祁连山生态核心地区牧民搬进了亮堂的新家,还让他们有了新身份——生态管护员。2021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567户搬迁居民签订搬迁协议463户。2339个巡护网格覆盖了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2.6万平方公里,实现了生态管护全覆盖。

    孔庆菊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门源县有近2000名脱贫户从事生态管护工作,这份工作让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门源县还开办了76家农家乐和牧家乐,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人,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三江源国家公园推行的“一户一岗”制,也给当地1.7万名牧民带来了每人每年2万多元的收入。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