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07日 星期一
双向对接 多方获益
福建科特派服务有了新机制
扎根南平市光泽县多年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特派员苏海兰(中)与团队成员在研究基质对七叶一枝花根系生长的影响。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福建将面向新时代农村农业发展需求,加快出台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产业转型等政策文件,在探索建设利益共同体方面先行先试,激励和支持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和工厂车间。

    ——陈秋立 福建省科技厅厅长

◎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 讯 员 高 凌

    短短两年间,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青山恋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青山恋合作社)的林下竹荪种植面积实现了“惊人一跃”:从2020年的13亩,扩大到2021年的35亩,今年计划扩大到100亩。

    这源于与全国首批优秀科特派之一、“竹荪大王”高允旺与青山恋合作社的“结亲”——2020年12月1日,双方签订了科技特派员利益共同体技术服务协议书,高允旺作为科特派以技术入股青山恋合作社。

    给智慧之火添上利益之油,激发各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日前,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游建胜带队赴南平调研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时表示:“我们要把科特派这顶‘金帽子’,变成参与主体都能获益的‘金饭碗’。”

    精准对接,对症“淘”专家补齐短板

    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福建省农科院资源所高级农艺师苏海兰,经常通过福建省科特派服务云平台“慧农信”(以下简称“慧农信”云平台),在线解答闽赣交界的光泽县农民对发展名贵中药材七叶一枝花的提问。平台也推送了她编制的《七叶一枝花冬季管理要点》等,针对当前农时农事提示关键的操作技术等。

    扎根光泽服务7年多来,她带着企业和农民突破了珍稀药材七叶一枝花育苗和栽培等难题,推动基地扩建到6000亩,带动农户种植近1万亩,其中光泽110户农户增收360多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1999年的福建南平,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原有的农村科技服务网络,面临“线断、网破、人散”的困境。当时,南平把破解“三农”难题的第一招放在科技上,选派科特派到农村开展科技服务,经过20多年来的持续探索,这种地方探索逐渐成为“国家行动”。

    适应新时代新需求,福建创新科特派选派机制,由传统的政府“拉郎配”的选派模式,向需求方与科技人员双向选择、精准对接转变,“慧农信”云平台应运而生。作为广大农户与科特派的信息沟通“云桥梁”,它让广大农户在平台上像购物一样直接“淘”专家,并“下单”寻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办法,相关领域的科特派在线协同“接单”解答,有效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目前,“竹荪大王”高允旺、种植业专家叶新、葡萄专家詹小敏、林竹专家林振清等,都在“慧农信”云平台建立起“专家工作室”,服务领域涵盖果树、茶叶、粮油作物、畜牧等地方特色产业。

    “既注重本土选才,又要敞开大门,不拘一格地从省外高校、院所,吸引一批技术水平高、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人员到福建省基层创新创业中来。”据福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陈国华介绍,目前福建省已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200多人,服务领域突破了原先的“三农”范畴。

    精准服务,聚焦痛点打通创新链条

    “我们茶园的茶叶品质由‘柴米油盐酱醋茶’,提升到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水平。”武夷山燕子窠茶园负责人杨文春说,他是生态茶园种植的受益者之一。

    几年前,当地因岩茶市场红火,茶树种植密度不断增大导致茶青减产、茶叶品质下降。燕子窠茶园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茶产业?

    “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茶叶品质和产量密切相关。”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素有“土壤保健医”美誉的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廖红教授开出了“生态药方”:推广应用其研究团队国内首创的大豆养分高效遗传改良相关技术,在茶园中套种大豆、油菜等,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有效提升茶叶优品率。在这一生态茶园示范点,科特派团队还协作完成茶树种、养、采全流程培育。目前,在杨文春牵头成立的星村茶业专业合作社,共推广燕子窠生态茶园种植模式4000多亩,年产生态茶15万多公斤,年利润700多万元,社员收入平均增加了20%。

    福建省科技厅把创新链布局在产业链上,积极筹办“全省科技特派员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接会”等,从省内外征集了茶科技项目成果89项、茶产业技术需求36项,初步成功对接52项、合作金额1.1亿元,涉及茶叶种质资源创新、绿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等领域,解决茶产业“全链条”关键性技术难题,促进茶科技项目成果落地转化。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福建紧紧依托科技特派员资源,大力实施关键技术攻坚。目前,全省已建设食用菌、竹加工、白羽半番鸭等国家和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产业链13条,国家级星创天地40多家,企业、创业基地和经济合作组织等750多家,推动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增值和品牌化发展。

    不仅在农业领域发挥作用,新时代的科特派还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比如,南平市鼓励个人科技特派员组团开展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全方位创业和技术服务,促进创业和技术服务向全产业链条延伸覆盖,向农村的新兴产业、社会治理、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拓展。

    精准保障,打好政策激励机制“组合拳”

    扎根基层服务20多年,高允旺第一次收到2000元技术分红。

    青山恋合作社理事长余功发算了笔账:35亩林下竹荪的产量达到了551公斤,产值12.12万元,纯收入6.67万元;按照协议,高允旺拿到纯利润的3%,即2000元分红。他感慨地说:“说句真心话,高老师给我们的帮助,远远大于这2000元,不能用金钱衡量。”

    “钱虽然不多,但却是我们构建科特派利益共同体好的开始。”高允旺笑言。20多年来,他发挥技术特长及营销优势,助力3万多名竹荪种植户致富。

    “利益共同体是科技特派员开展服务、长期在农村创新创业创造的内生动力。”南平市科技局局长余洲说,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发源地,南平鼓励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农户在各方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信用和约束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带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据余洲介绍,南平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深入推进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三年行动计划》,以拓宽选派渠道、加大组团支持为导向,从财政投入、政策激励、培训提升等方面,不断优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软环境,聚焦重点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发展,构建科特派全产业链服务新格局,为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贡献力量。

    “要不拘一格、集各方英才,争取省内外大院大所的‘精兵强将’参与,建设一支精业务、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扎根基层的农村科技大军。”福建省科技厅厅长陈秋立表示,福建将面向新时代农村农业发展需求,加快出台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助力产业转型等政策文件,在探索建设利益共同体方面先行先试,推动科技特派员向服务乡村振兴、向科技特派团、向全产业转变,激励和支持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和工厂车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