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1日 星期五
太怪了,我还想再看一遍
——读《跟动物交换身体》
◎武从周

字里行间

    “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在旷世的《变形记》当中,卡夫卡描写了一个推销员变成昆虫的过程。这个充满19世纪哥特风格的设定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就足以给人一种怪诞的感觉。2009年,科幻电影《第九区》上映,貌如龙虾的外星人行走在大荧幕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和动物属性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思维冲击力,因此这一设定饱受作家和艺术家的青睐。通过兽性反映人性,这是人文学者通常的思路。在几乎所有的经典作品当中,动物的属性都是人属性的外化。人是主角,动物是人的附庸。这样的思路不仅司空见惯,甚至看似还是天经地义的。难道还存在人给动物做陪衬的作品吗?

    答案是:真的有。在一本名叫《跟动物交换身体》的书里,漫画家川崎悟司就采用了这样的构思:让人为动物服务,用人的形体变化解释动物的构造。当人的肋骨长成乌龟的壳,脚掌变成马的蹄,颈椎和长颈鹿一模一样的时候,外貌会是什么样子?在川崎悟司的画笔下,这些设想都变成了漫画。乍看之下,这些形体各异的“人”显得十分怪诞,但多看几眼,读者就会感受到一种“冷幽默”:三分是好笑,七分是“原来如此”。经过对人体结构的重新演绎,动物身体的各种奥秘显得非常直观。用人为动物做注脚,无论是在科普领域,还是在艺术创作当中,都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的设计了。

    学过绘画的人都知道,人体是画师最难驾驭的对象之一。从整体的姿态和比例,到每一块肌肉和骨骼的运动,只要稍有偏差,就会被观画者本能地察觉出来。从这一点来说,川崎悟司的绘画基本功也确实硬,在准确把握人体构造的基础上,还要精确直观地把动物的身体构造代入进来。对于注重看门道的读者来说,这本科普读物也有独到的艺术性。一眼看到的是荒诞,两眼看到的是科学,三眼看到的是画架前画师的笔力。

    在此书的一系列“变形”当中,骨骼的变化尤其受到画师的青睐。从绘画的角度来说,骨骼是最基础的结构。从科普的角度来说,骨骼也是最核心的身体构造。骨骼因此成为此书当中艺术和科学的交汇点。虽然在偏重骨骼和运动的同时,动物的其他特征不可避免地被忽略了,没有骨骼的动物(例如昆虫)也无法登场。但是作为科普漫画小品,而非动物百科,该书的目标也不在于求全,能在纷繁的动物世界当中,用蜻蜓点水的方式撩拨到读者,已经实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

    以书中的鲸鱼为例,要用小小人体为鲸鱼的巨大体格做注脚,怎么才能实现?骨骼就是这个问题的突破口。海底两万里之下,鲸鱼要顶着成吨的海水压力前进,就得进化出专门适应于游泳的骨骼——把人的手臂变短,手指放大,拟合出合适的比例,这样的身体构造反映在外观上就是鳍,它可以增强鲸鱼摆动的力量,让游泳变得更加容易。

    大象为什么有长长的鼻子?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同样在于骨骼:象类有巨型的象牙、臼齿、头部骨骼,这些特征使得大象的头部非常沉重,为了生存,大象逐渐进化出了不用移动头部的进食方式,那就是用长鼻子来“运输”地上的水和食物。经过自然演化,动物的身体浑然天成,这就是具体表现之一。

    优秀的科普读物,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总是隐藏着最深刻的思考。“用骨骼勾连科学和艺术”是一例,“用人类为动物作注脚”是另一例。科普读物应当浅显,但不能肤浅;应当通俗,但不能俗气。用看似怪奇的漫画表现深层次的科学知识与理念,既是个性,也是一种大胆突破。无论普通读者还是资深科普工作者读到《跟动物交换身体》一书,都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本书真怪,值得再看一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