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云端”指挥平台
帮部队战斗力生成驶入“快车道”
温志晖 汪 俊 本报记者 张 强
图为官兵利用无人机侦搜为“云端”指挥平台提供行动实景的画面汪俊摄

    火箭军某部启动部队演训信息化改造,通过引接、嵌入等方式,在野外演训场重要道路及训练点位、操作号位,安装红外感应、声音采集、移动物体自动跟踪的高清摄像头,建成一体化“云端”指挥控制平台。

    在冬日的东北密林,战车轰鸣、激战正酣,火箭军某部一场战斗突击检验任务演练正火热展开。该部中军帐内弥漫着浓烈的战斗气息。

    “蓝军对我部实施电子干扰,指挥通信系统遭损,通信中断,无法对上对下通联……”随着特情下达,作战参谋只轻点鼠标、输入几个关键代码,一整套预案和不同的处置方法就出现在“云端”显示屏上,成为参考决策的“锦囊妙计”。

    记者了解到,火箭军某部此次将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于演训场,打通了“云端”指挥平台运用“最后一公里”,提升了部队战斗力。

    远程导调让演练更贴近实战

    “命你部于10分钟后占领阵地……”演练刚一开始,行进在密林中的发射一营就接到命令,营长殷俊迅速做出部署,指挥部队强行军向目标地域开进。

    另一边,指挥所内“云端”平台中心,屏幕上正实时显示该营行进的路线动态图和实景画面,10余名导调员紧盯着显示屏,对作战行动进行打分。

    “前方遭遇‘敌特’袭击,前方道路损毁,人员受伤。”发射一营官兵刚开拔,导调组便下达特情。

    “还没开打就如此‘刁难’,以往可没这么急。”殷俊思索半天,决定和往常一样见招拆招。摸清敌情后,他立即组织前往救援,让其他车辆选择备份路线机动。

    发射一营官兵迅疾而动,很快完成人员救护和道路抢修后继续行进。不承想,好不容易来到开阔地带,导调组又下达新特情“西南方向5公里处发生核爆”。

    短短时间里,远程导调及时灵活,“战场”情况复杂多变,更加贴近实战。

    “以往组织演训考核,部队走到哪导调员就跟到哪。现在情况不一样了,有了信息化平台支撑,导调员不再‘兵撒千里’。”该部领导介绍,过去每次演练,预先号令一下达,部队全部撒开分布在几十个点位。即便将导调员分散至每个点位,仍然无法实现精准化、快速化、一体化的指挥,演练考核质效大打折扣。

    “能不能打造出实时监控部队行动和指挥通信一体化的科技平台?”一次复盘总结会上,该部党委“一班人”意识到,只有按照未来信息化战场的要求,打造新型科技指挥平台,部队快反作战能力和全域慑战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该部随即启动部队演训信息化改造,通过引接、嵌入等方式,在野外演训场重要道路及训练点位、操作号位,安装红外感应、声音采集、移动物体自动跟踪的高清摄像头,在指挥中心建立一体化“云端”指挥控制平台。

    平台一经使用,就给演训场带来了巨大变化。一轮演练刚结束,指挥所立即远程组织部队复盘总结——电子显示屏上,系统回放演练过程,再现演练场景,参训分队认真对照考核问题,列出单表一一整改。

    相隔千里指令瞬间送达

    “命你营于某时转进至2号作战区……”演练继续进行,千里之外的指挥所内,作战参谋王平坐镇调控席,利用“云端”平台隔空下达命令,远在千里之外的四营受领命令后迅速做出部署,指挥部队强行军,向预设阵地扑去。

    “无人机空袭,四营行军暴露,遭‘敌’精确打击!”车辆刚驶出洞库不久,便接到特情。

    指挥所的“云端”指挥平台显示屏上清晰显示,现场指挥员、四营营长林波判断形势后,决定预设集结地点,组织车辆驶入密林进行伪装,小群多路快速转进。

    “通信中断”“装备受损无法使用”“号手受伤”……面对不断出现的特情,指挥员沉着冷静,组织通信配属进行抢通、设备手动应急操作、替补号手接替操作,一道道险情得以排除,主线流程平稳运行,发射车准时到达发射阵地。

    正在此时,指挥所内的“云端”指挥平台上又闪起了红灯:远在千里之外的四营在红外侦察机临空时,未对车辆轮胎和发动机进行降温,被“敌军”捕捉到热源,梯队行踪暴露。

    “发射三营接替发射四营完成打击目标任务……”指挥员立即在“云端”平台上输入几串代码,屏幕上跳转出新的作战方案,并同步协同至各作战单元。相隔千里,指令瞬间送达。

    阵地上,随着一声声口令急速下达,各战位号手忙而不乱,发射进程快速推进,场上“战味”愈发浓厚。最终,“点火”指令准时下达,导弹成功发射。

    演练刚结束,“云端”指挥控制平台再次大显神威——指挥所远程组织部队复盘总结:电子显示屏上,系统回放演练过程,再现演练场景,千里外的参训分队认真对照考核问题,一一列单对表整改。

    走下演训场,刚刚经历“战火”考验的三营营长欧阳根华深有感触。他说:“以往组织演训任务,信息传递速率缓慢,指挥模式单一,指挥员不能实时看到演训场现场变化,只能通过文电等形式上报部队行动状态。自从有了‘云端’指挥平台,部队状态实时更新上传,战略决策意图更加精准,以往含着‘水分’的虚假文电也无处遁形。”

    给后方指挥所“减压”

    “接基本指挥所指令,命第二保障队迅速前往2号作战区集中部署……”后方指挥所内,指挥员对着“云端”平台下达指令,保障官兵快速出动,密林丛中战车轰鸣、密语频传,官兵按照预案迅速携带装具进入战位,各保障班组密切协同火速朝着指定地域挺进。

    “卫星过境,分队机动途中暴露,遭‘敌’精确打击!”车队刚刚驶出隐蔽待机地域不久,便遭遇特情。

    “发射车遭‘敌’精打,左前轮胎破裂,请求保障支援……”特情信息实时上传至后方指挥所的“云端”平台上,坐镇后方指挥所的该部保障部部长张君迅速研判,并做出部署。几分钟后,第二保障队立即赶赴现场处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方路段出现小股‘敌特’,2名号手‘受伤’,立即组织救护!”现场指挥员立即组织官兵下车防护,警戒号手迅速展开警戒,等待卫勤部门将“伤员”送到后方。后方指挥所临机下达指令,卫勤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即组织抢救并将“伤员”送回后方。

    “通信中断”“装备受损无法使用”“油箱破裂”……特情不断,后方指挥所灵活指挥,保障编组按照“一组对一营”实施精确保障,发射车准时到达发射阵地。

    阵地上,随着一声声口令急速下达,各战位号手忙而不乱,发射进程快速推进。最终,“点火”指令准时下达,导弹成功发射。“‘中军帐’有了‘云端’指挥平台,切实减轻了指挥所指挥压力。”该部领导说。

    刚刚从营指挥车出来的四营营长林波深有感触地表示,由作战分队负责保障,一旦出现特情,既要组织发射单元继续发射流程,又要命令相关人员实施保障,极大地增加了指挥所的指挥压力。有了“云端”指挥平台,指令实时下达,各要素协同展开,极大增强了战斗力质效。

    “只有对接保障、聚焦保障,把保障要素置于逼真复杂的战场环境下摔打锻炼,才能缩短从平时保训练到战时保打赢的差距。”该部战勤计划科科长周浩说。

    “战争是力量的对抗,也是科技的较量。自从有了‘云端’指挥平台,战斗力步入‘快车道’,我们打赢的信心也更足了。”某营营长韩勇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