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常州科教城:当好常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常州科教城
2021常州国际创客周国际创新连线
常州科教城航拍图
常州科教城航拍图
2021常州国际创客周·中国青年创新峰会企业代表发言
2021常州国际创客周·中国青年创新峰会重大双创载体启动建设仪式
2021常州国际创客周·中国青年创新峰会
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落成暨龙盈科技网上线发布仪式

    广 告

    常州科教城始建于2002年,占地5平方公里,分为教育园区、研发园区和孵化园区三部分,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创新园区。科教城始终秉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理念,着力发挥“创新之核”作用,重点培育“机器人、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楼宇经济”,聚力构筑国际合作、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集聚、产业培育、高职教育六个新高地,努力打造国际合作先行区、创新创业引领区、科技服务核心区、未来产业集聚区、产教融合示范区,争当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领跑者,争做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排头兵,当好常州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十三五”时期,科教城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交出了一份厚重成绩单,成为全国科教园区的发展样板。2016年荣获“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17年获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秀科技园区”;2018年成为江苏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被授予“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称号;2020年获评国家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全国卓越创新创业园区。“十三五”期间,园区平均每天创立1家科技企业、转化1项科技成果等;平均每年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超500项、合同金额超2.5亿元,组织申报科技项目超500项、争取经费超2.7亿元。

    国际合作不断攀升新高度。中以创新园落户科教城。中德创新园成为江苏省入选的全国12个中欧城镇化合作重点支持项目。弗劳恩霍夫技术展示转化基地、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技转中心入驻,中德Push众创空间投入使用,与Plug & Play中国合作建设国际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康宁公司微通道反应器业务全球总部全面投运。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胡格教学模式试点”和“双元制”项目,德国莱茵科斯特“双跨”培训中心建成运行。园区在教育培训、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层面的国际合作日益深化。

    创新研发不断跑出新速度。加强公共研发机构建设,深化与中科院合作,将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院打造成全省院地合作标杆。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加快建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共建全球领先的“LAMP-IDE快速基因筛查技术项目”,建成北航常州智能物联创新中心、北邮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集成电路研究院、常州市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科智算中心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引导院企共建今创、强力电子、常柴等企业研发机构。园区科技创新研发平台总数达42家,其中省级创新中心1家、省产研院专业所3家、省级重大创新载体7个。

    成果转化不断闯出新模式。全力建设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江苏省技术转移(常州大学)研究院、龙城中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共建成果转化与技术交易平台,授牌7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分中心,高效便捷精准的技术转移转化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推进与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技术经理人事务所和技术合同登记点建立合作,与常州大学技术转移学院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打造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深化与辖市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合作共建,“创新研发在科教城、成果转化在辖市区”的新格局加速形成。

    人才集聚不断取得新成效。大力引进面向前沿科技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加速汇聚产业关键人物、应用研发人才、专业技能人才和科技服务人才。实施“金凤凰”计划,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充分发掘母体高校院所、校友会、在孵机构等渠道资源,引荐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推进园区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推进“1+X”证书项目工作,综合培养高水平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计划”,推动校、所、企高层次人才互聘。园区拥有在校大学生8万余人,科技人才总数达2.15万人,其中国家人才70人、省级人才90人,海归创新创业团队489个。

    产业培育不断集聚新动能。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未来产业,落实“五转”政策,对各阶段重点培育企业进行重点服务,促进阶段转化。深化科技金融,设立“科保贷”“苏科贷”“小微贷”,发挥好科教城产业投资基金作用,走“创新+资本”发展之路。园区集聚科技企业3800余家,拥有苏南自创区授予的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孵化培育苏文电能、强力电子、九号公司、联泓新材料、宝哲等股改和挂牌上市企业20家。

    高等教育不断开创新局面。积极推行“学院+”发展模式,常州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和高职本科建设,启动“争当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领跑者三年行动计划”,以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常州科教城产教融合创新园区(一期)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平台高端要素集聚和载体水平。实施现代工业中心三年提升改造计划,形成“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营商环境不断得到新提升。积极深化中国(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建设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造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智慧园区和一站式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链条,全面优化政务环境。加快人才公寓和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改善生活环境,通过全域增绿、柔性治水、人造景观等,全面美化生态环境。开展营销“安琪下午茶”、金融“天使下午茶”、政务服务“半月下午茶”活动,帮助入驻机构、人才解决实际问题,打造优良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下一步,常州科教城将瞄准“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和“532”发展战略,以“服务全市转型升级、培育常州未来产业、引领高职教育发展”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强化科技攻坚力度、深化产业能级提升、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努力为常州打造长三角创新中轴、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创新核能。

    (图文及数据来源:常州科教城)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