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国际要闻回顾

    (10月18日-10月24日)

    科“星”闪耀

    蛋白质、基因组与人类疾病有了关联图

    英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将人体血液中的数千种蛋白质数据与遗传数据相结合,证明了人类基因组2500个区域的自然变异与血液中循环的5000种蛋白质的丰度或功能差异密切相关,绘出了蛋白质、基因组与人类疾病的网络关系图,显示了影响这些蛋白质的遗传差异如何将多种多样的相关疾病联系在一起。

    “最”案现场

    迄今最低温度在实验室测得

    德国科学家最近打破了实验室测量到的最低温度纪录!他们让磁化气体从120米高的塔上落下,测得其温度仅比绝对零度(-273.15℃)高38万亿分之一摄氏度。

    蓦然回“首”

    首个小鼠大脑代谢物图谱发表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团队发表了首个小鼠大脑代谢物图谱。该数据集涵盖雄性和雌性小鼠从青春期、成年再到老年的10个大脑区域的1547种不同分子。这是全球最大的大脑代谢组分析,能够表达大脑中能量、神经递质或复杂脂质的许多化学转化。

    大气微塑料的全球气候影响首次评估

    一项最新评估表明,大气微塑料或能通过反射阳光辐射对气候有微小的冷却效果,但是由于塑料持续在地球环境中累积,未来可能会展现更强的气候效应。这些发现是首次对大气微塑料的直接全球气候影响进行计算的结果。

    基础探索

    肌肉自我修复新机制发现

    肌肉在被损伤或剧烈运动后,要依赖干细胞完成复杂的再生过程。葡萄牙分子医学研究所和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生理损伤后肌肉修复的新机制,该机制依赖肌纤维细胞核的重新排列,且独立于肌肉干细胞。这种保护机制有助于人们更广泛地了解生理学和肌肉修复。

    一种新物质状态“电子四重态”揭示

    超导的核心原理是电子形成对。但它们也能凝聚成“四人组”吗?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以。瑞典物理学家日前发表了关于这种四倍效应和这种物质状态发生机制的第一个实验证据,但可能需要多年的研究人们才能完全了解这种状态。

    国际聚焦

    猪肾首次成功植入人体

    近日,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外科医生成功将猪的肾脏移植到人体中,并且没有立即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排斥反应。该肾脏来源于一头转基因猪,被移植入一位脑死亡的志愿者体内,移植后的肾脏工作了54小时。在此期间志愿者的尿液和肌酐水平“正常且与人类肾脏移植手术中的水平相当”,而且未见身体的排斥反应。这是一项潜在的重大突破,这一被称为“变革时刻”的医学进步未来可能为成千上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新希望。

    奇观轶闻

    人体免疫系统清晨功能最强

    通过破译免疫反应背后的细胞迁移机制,瑞士和德国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免疫系统的激活取决于时间并受到生物钟影响。对人体来说,在休息时,即清晨将要进行一天活动之前,免疫功能最强。研究建议,在接种疫苗或进行免疫疗法时,为提高有效性,应考虑时间因素。(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