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让科学家心无旁骛做研究
上海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物种,上海动物园为每一只华南虎“建档立卡”进行物种鉴定,报“户口”上“家谱”。图为10月11日,上海动物园科研人员展示冷冻保存的华南虎基因样品。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上海市选择具有基础研究显著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稳定资助,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引导科研人员以“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的态度心无旁骛开展研究。

◎侯树文 本报记者 王 春

    从“0”到“1”的基础性研究往往会带来颠覆性影响,但其经济目的和应用目的并不显著,研究过程又面临众多不确定性,不仅需要长期稳定经费支持,宽松自由的研究环境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来说也至关重要。近年来,上海市通过发挥政策“指挥棒”作用,鼓励引导基础科研人员探索“无人区”,勇攀科学高峰。

    10月19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情况。科技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将在全国率先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重点针对上海市具有基础研究显著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长期、稳定资助,支持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引导科研人员以“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的态度心无旁骛开展研究。

    鼓励科学家做从“0”到“1”的研究

    中科院上海分院是此次“基础研究特区”的试点单位。记者日前从中科院上海分院获悉,该院将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重点聚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光子科学等领域,遴选一批创新思维活跃、敢闯“无人区”的优秀人才团队,布局实施一批基础研究项目。

    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发展部主任赵小龙表示,“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中的关键词就是“特”。所谓“特”就是要体现基础研究的特点,要与传统项目有所区别,在具体实施方法、经费使用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基础研究往往不带有特殊的经济目的和应用目的,但也有相对舒适区和风险比较大的区域。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表示,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目的在于鼓励科学家做从“0”到“1”的研究。“遵循科学规律,按照研究的难度,通过一段时间的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配备项目专员全程跟踪,以非常规的评价方式等创新举措,给科研人员松绑,鼓励科学家敢于攀登科学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上海分院“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实施方案将率先探索并建立与基础研究规律相适应的项目专员制、经费包干制等管理新机制。赵小龙表示,基础研究项目在实际实施中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项目专员制是针对项目本身,为科研团队配备科学家或优秀管理人员协助并保障项目实施。项目专员不直接参与项目研究,会全程动态跟踪了解研究进展,并为科研团队提供专家指导和咨询意见,这种管理方式对年轻科学家的成长至关重要。

    此外,“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对基础研究团队给予较大的自由探索空间。在政策支持上,中科院上海分院将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项目负责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研究项目,原始记录证明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已经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可以允许结题,且不要求退缴已合法使用完毕的财政资金,不纳入严重失信记录,不限制项目承担人员后续申报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

    通过“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试点实施,中科院上海分院希望能够探索总结出一整套有利于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0到1”创新能力的科研生态体系,包括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遴选方法,“0到1”项目立项判断的原则,支持长期基础研究的经费使用细则和项目管理办法,符合基础研究科学规律的评价体系与标准,引导年轻人勇闯“无人区”的倾向性支持政策,以及营造提倡、鼓励、激励引领式原始创新的创新氛围。

    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为基础科研“松绑”

    长期稳定深耕基础研究的顶尖人才团队、适应基础研究规律的管理模式和崇尚原始创新的文化氛围是诞生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条件。由于基础研究成果不易产出实际的经济效益,专业领域的成果很难通过固定量化的评价标准,长期以来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大多通过申请项目来获取科研经费。写申请材料、项目答辩花费了他们不少精力。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辛秀芳专注从事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农作物病害的暴发严重影响全球粮食安全。辛秀芳团队申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项目,试图从环境因素角度,如高温高湿,解析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据介绍,目前还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其也未就此项目申请过科研经费。

    辛秀芳坦言,“基础科研很烧钱,而且不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产出,人员工资待遇、仪器试剂购置等需要得到稳定长期的科研经费支持。虽然国家有很多科研计划,但绝大多数都是竞争性的,需要团队耗费大量精力在项目申请书和答辩上面。”

    “科学研究工作往往需要经过很多年,只有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才能做下去。”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中心研究员周斌同样看重科研经费的长期稳定支持。他申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项目是通过示踪技术研究干细胞微环境。例如微环境如何调控干细胞在体内扩增,能否通过解析干细胞微环境来帮助实现干细胞体外扩增。

    此次《意见》提出,到2025年,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2%左右,并在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方面提出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渠道,优化项目管理机制,健全人才和成果评价机制等一系列举措,为从事基础科研人才提供稳定长期的经费支持和宽松的体制机制管理。

    此外,《意见》提出,深入推进基础研究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在调整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预算调剂方面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为青年科学家自由探索提供土壤

    除了争取科研经费的支持,大科学设施的开放共享、宽松自由的学术交流以及不同学科专家给予的指导意见对年轻的青年科研人才大有裨益。

    目前,中科院上海分院通过前期工作,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基础研究人才库、项目库,将进一步围绕评价体系、经费“包干制”、项目专员制等方面积极开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探索工作。

    中科院上海分院基础研究项目库中的《基于X-射线电子激光的烷烃光催化超快动力学》项目负责人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左智伟从事光催化合成方向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团队会利用上海大科学设施——上海光源和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通过拍摄分子电影的方式,探测有机分子中的碳氢键断裂过程,以加速新型催化体系的发现。

    在强化基础科研条件支撑方面,《意见》提出,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加快建设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功能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集群,以及微纳、生命、海洋、能源等科技基础设施。

    条件支撑方面,上海已集聚了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牵头发起和参与了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人类表型组等一系列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