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6日 星期一
开辟靠山吃山“新吃法”
青岛这个镇子驶上乡村振兴快车道
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大马家疃村乡村会客厅的“乡村厨娘”正在大门口喜挂大红灯笼,迎接城里游客。
韩加君摄

    200亿元

    抢抓乡村振兴机遇,藏马镇全面发起“双招双引”攻势,坚持以土地流转和村庄改造为抓手,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重点,吸引了融创、佳诺华、双星国际等一批绿色市场主体,总投资200亿元的12个龙头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乡村振兴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刘 伟

    8台电动缝纫机整齐排列,在女工们熟练操作下,缝合、剪线、换料等各道工序飞快运转,“哒哒哒”的响声更显忙碌……8月6日一早,科技日报记者慕名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河崖村吕瑞荣家的“乡村产业院”。吕瑞荣高兴地告诉记者:“十多位留守妇女在家中就业,平均一年下来每人能挣2万多元。”

    目前,河崖村共有“乡村产业院”4家,带动就业37人,每家已稳定实现年收入15万元以上,实现了“工厂建在村里、就业不出家门、工资按月发放”的居家就业运营模式。

    像河崖村这样的“乡村产业院”仅是藏马镇创新乡村振兴路径的一个实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利用村庄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为乡村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藏马镇党委书记于洋表示,“十四五”乡村振兴开新局,藏马镇组织实施“生态保护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文旅农旅融合”三大工程,统筹“园区、景区、社区”三区共建,力促传统农业区向影视文旅综合产业区转变、传统村庄向集聚型农村社区转变,进而实现产业兴、生态美、农民富的发展格局。

    把绿水青山变成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我在这儿分了两套房,双气入户,高层楼房有电梯,还配套建了幼儿园,比过去的日子不知强了多少倍。”69岁的河西屯村民冯胜堂高兴地说。

    走进藏马山麓,一幢幢设计新颖的崭新楼房格外引人注目,这个由藏马镇胡家庄、臧家村、丁家松园、河西屯4个村、604户村民搬迁入住的新社区,被称作“藏马山居”。这里的村民生态居住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一座绵延300平方公里的藏马山,一片方圆25公里的藏马湖……得天独厚的“一山一湖”把藏马镇装点成为山清水秀、林木葱郁的“富春山居图”。

    过去,因大山阻隔,交通不便,藏马山区里大多是贫困村。如今,在“绿水青山 藏马当先”的发展理念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穷乡僻壤成了旅游度假区,揭不开锅的村集体不再为钱发愁,土里刨食的村民变成产业工人、群众演员……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关键是怎么个“吃”法?作为西海岸新区的天然氧吧与主要饮用水源地,藏马镇辩证施策,做到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奏响出湖光山色的田园牧歌。

    如今,风景秀丽的山沟沟迎来了新发展机遇。基于打造“东方影都”战略需要,青岛西海岸新区依托灵山湾40个全球领先的工业电影摄影棚,在藏马山脚下建设外景基地,布局“东有灵山湾、西有藏马山”大影视、大文旅产业,给藏马镇带来了驶入全面小康“快车道”的新动力。

    抢抓乡村振兴机遇,藏马镇全面发起“双招双引”攻势,坚持以土地流转和村庄改造为抓手,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重点,吸引了融创、佳诺华、双星国际等一批绿色市场主体,总投资200亿元的12个龙头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目前,全镇已流转耕地1.6万亩、林地1.2万亩,建成阿朵农庄、千禧谷等农旅项目20余个,通过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近1000个就业岗位和300多个经商平台,周边村庄每年增收上千万元。

    “山沟”里飞来了“金凤凰”

    盛夏时节,位于藏马山居乡村振兴示范园的大学生创客空间一派繁忙,前来创业的大学生们正在青西优品云传播基地线上直播带货。

    基地负责人王治业介绍,这里“线下”对全区

    优质农副产品和轻工业产品进行展示展销,“线上”发展电商直播等创新创业项目,会定期举办展示展销、网络直播带货、新闻发布和网红培训等活动,带动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已经签约了涉及海产品、农产品等六大类500余种产品,将通过‘琅琊榜’全媒体直播、西海岸制造系列直播等活动,实时进行网络直播带货。”王治业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藏马镇坚持将乡村振兴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度融合,打造了藏马山居乡村振兴示范园创客空间、河西屯大学生文创村、产业集聚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三大创新创业平台,吸引了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在此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基地,达成“儿童村”“信息技术培训”等合作协议20多个,吸引创业团队46个,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50余人。

    为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藏马镇出台了系列扶持新政策:凡是符合入驻平台条件的大学生团队及个人,可以享受5年房租、物业费、水电费等费用减免,还会获得相关业务代办、整体宣传推介等一系列政策保障服务。

    “双创”政策促进了就业,藏马镇年新增就业完成率175%,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目标完成率、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目标完成率均在150%以上,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今年5月份,藏马镇党委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乡村会客厅”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8月,正是西海岸新区旅游旺季。这段时间以来,藏马镇大马家疃村的“乡村会客厅”格外热闹。“客人一波一波地来得不少,外边没有活的时候就过来做个饭炒个菜,一次能赚50到100块钱。”大马家疃村村民王维英告诉记者。

    “乡村会客厅”是藏马镇将文化创新创意融入乡愁、融入乡土,推动全域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

    这几年,大马家疃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少,268户村民中,有47处房屋处于“长期闲置”状态。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农房资源,让包袱变成财富?当地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集“旅游度假、耕读文化、乡愁记忆”于一体的“乡村会客厅”民宿品牌的发展思路。

    原本围着锅台转的妇女,如今成了“上班族”;原本闲置的农房,如今变成了民宿、村企……利用农村“闲置”资源,藏马镇打造以“乡村会客厅”为主题的“乡村产业院”,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

    “乡村会客厅”要长远发展,还需形成市场化的运作体系。今年2月5日,青岛市首家房屋股份合作社——青岛金马疃农居民宿管理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探索“农户+合作社+专业公司”的运营模式。村民们以闲置房屋使用权入股合作社,每处房屋每年租赁收入3000—5000元,而且还可以到会客厅“兼职”,实现劳动增收。

    “村里不只有民宿和饭店,我们还引入了青岛农商银行、尚阳文化传媒、康乾集团、金马疃劳务等投资单位,打造了11家功能各异的‘会客厅’,村集体实现增收30万元。”藏马镇党委副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丁健告诉记者。

    “除了这些,合作社每年还会给村集体和村民分红,增加村集体收入,激发村民积极性。”大马家疃村网格党支部书记、青岛金马疃农居民宿管理专业合作社社长肖长法告诉记者,合作社下一步将创新开发模式,与基层党建、乡村旅游、志愿服务、农技培训等有机结合,吸引更多公益组织、康养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参与,让闲置农房激活利用搭上文旅融合这趟“快车”。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