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立项与经费使用 科学家拿主意
本报记者 龙跃梅

    深化科体改革 激发创新动能

    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日前发放,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作为代表,领取了月球样品使用证书和月壤样品。记者8月4日在这里采访时了解到,实验室又传来好消息——月壤的部分研究工作将到该实验室开展,预计来到这里的样本量大约为1—2克。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是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省实验室之一。作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该实验室具有较为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独立科研管理事权,“允许用打酱油的钱去买醋”,赋予科学家自主权等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乘着灵活的体制机制“东风”,实验室现有两院院士8位,实验室研究成果连续两年先后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科研项目具有自主立项权

    “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未来。”这是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凸显了材料的重要性。

    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表示,东莞支持材料实验室实行符合国际创新规律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出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发展专项扶持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财政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赋予材料实验室研究方向选择、科研立项、技术路线调整、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审、科技成果处置和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实验室科研项目具有自主立项权。”汪卫华院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实验室主要从3个方面来确定研究的方向和项目:其一是根据材料科学的发展前沿来确定项目、课题;其二是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来布局材料的研究,比如航天、航空等领域;其三是根据广东的特点,选择对广东材料产业或制造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来进行研究。

    根据《办法》,该实验室不定行政级别、不设工资总额限制,实行社会化用人和市场化薪酬制度,充分赋予实验室人事、财务、薪酬、科研组织等自主权。

    “我们引进人才方式跟国际上是通行的,面向全球招聘人才,不盲目以学历为标准,注重实际能力。”汪卫华说。

    有了改革的“尚方宝剑”,该实验室在引进人才方面更加灵活。现在实验室引进人才超900人。目前实验室引进的25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孵化了26家产业化公司。其中,多孔陶瓷及复合材料团队已与胜利油田、辽河油田、韶铸集团、韶能集团、中机重工、中金岭南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签署销售合同,预计2021年度销售额可达1亿元。

    每年的经费使用自己拿主意

    “实验室是专项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专项经费使用采用负面清单制”……

    根据安排,东莞市5年共投入50亿元建设该实验室。如何把这些钱用好、用活?东莞市秉持开放、积极的心态,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放权”给实验室。

    每年的经费方面,实验室自己拿主意。实验室根据有关规划,结合年度重点工作,自主编制年度经费预算。经市科技局初审、征求财政局意见后,并通过理事会审议后,就确定了每一年的专项经费。

    在这里尤为难得的是,一些科研项目的经费确定后,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汪卫华坦言,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具有创新性,经费使用很难在前面几年就计划得非常仔细,实时调整在所难免。但是,现阶段国家层面对此管理非常严格。

    东莞的改革一定程度让经费的使用更为灵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助理王玉文介绍,在实验室每年的总预算中,有不同的科目,为了研究工作的需要,经过实验室研究通过后,科目与科目之间经费可以灵活调整。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忠贤院士带领的“实用超导薄膜研究团队”,最开始预算了900多万元进口一台设备。后来国外不卖该设备,该团队就自己研发,最后花了三四百万元就研制成功。“我们自己研发就不存在设备采购了,节约下来的钱,允许调到别的地方使用。”王玉文说。

    赵忠贤院士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方面注重研究实效,不以论文论英雄,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搞攻关;另一方面充分信任科学家,原本购置设备的钱可以灵活用于自主研发,“允许用打酱油的钱去买醋”,赋予科学家自主权。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担先锋

    如今,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有了一定的探索,但是汪卫华院士认为还不够。

    “我们特别希望外界能够把实验室当作一个科研特区,给更多的灵活政策,更多的宽容。”汪卫华说,如果只是复制以前的实验室模式,实验室的建设意义并不大。实验室能不能建得好,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在体制机制上能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创新。

    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2020年,东莞市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出台科技计划体系改革,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体系。

    “‘十四五’时期,在科技体制方面,东莞还应该做更为深入和彻底的改革,真正实现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表示。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