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19日 星期一
国际要闻回顾
(7月12日-7月18日)

    国际聚焦

    量子处理器纠错能力实现指数增长

    谷歌人工智能设计的量子处理器“悬铃木”实现了错误抑制的指数增长——将重复码基于的量子比特数量从5个提高到21个,对逻辑错误的抑制实现了最多100倍的指数增长,该实验演示为可扩展容错量子计算机的开发铺平了道路。这一结果被认为翻开人类计算能力的新篇章,因为它表明量子纠错可以成功将错误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逼近量子计算机潜力的阈值。

    科“星”闪耀

    新型可编程量子模拟器面世

    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物理学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量子计算机——可编程量子模拟器,其能运行256个量子比特。该系统的面世标志着科学家朝构建大规模量子机器迈出重要一步,可用于阐明一系列复杂的量子过程,并最终帮助科学家在材料科学、通信技术等多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蓦然回“首”

    首张描述人类小脑发育分子图创建

    美国西雅图儿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使用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实现空间上定义的祖细胞区域的显微解剖,首次详细描述了小脑发育的空间和细胞类型,旨在更好地了解人类小脑的发育。

    技术刷新

    “躺平”亦能发电的指尖设备问世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开发了一种可以从指尖上的汗水中获取能量的新设备。在10小时的睡眠期间,无需任何机械能量输入的情况下,该设备每平方厘米可产生300毫焦耳的能量;只需按一下手指,就能额外产生30毫焦耳的能量。这是有史以来发明的最高效的身体能量收集器,意味着可自我维持的可穿戴电子产品向更实用、更方便、更大众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基础探索

    全新“衰老时钟”可及时发现患病风险

    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研发的一种新的“衰老时钟”——iAge,其为全人类提供了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上升的新方式,并能预测患病风险会上升的个体。这一工具利用基于血液的、会诱导全身慢性炎症的信号,对早诊断、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突变或致新冠病毒跨种传播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18.2万个新冠病毒基因组,研究认为,单一突变T372A或是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罪魁祸首”,最新研究有助科学家开发出更好的新冠肺炎疗法或疫苗。

    奇观轶闻

    木星带电离子沿磁力线“冲了个浪”

    由于太阳风的带电粒子与木星大气相互作用,木星和地球一样,在极区也有极光产生。不过,与地球的极光不同,木星的极光具有高能量,由X射线构成,并且每隔几分钟就会暴发一次。40多年来,木星为何存在X射线暴发一直是未解之谜。由伦敦大学学院联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显示,科学家终于解开了这一谜团:X射线是由木星磁力线的周期性振动引发的。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