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08日 星期四
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绿色长城”
——记“七一勋章”获得者、治沙英雄石光银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七一勋章”获得者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治沙英雄石光银荣获“七一勋章”的消息让人振奋。

    从“千年沙漠”到今日绿野,这位坚守在毛乌素沙漠南部治沙一线的英雄带领乡亲们锁黄沙、拔穷根,硬是把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

    6月29日上午,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千里迢迢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总书记为其颁授的中国共产党最高荣誉“七一勋章”。

    “我感到很荣幸、很激动,同时深刻认识到肩上责任重大。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石光银说,陕西人民用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取得今天的治沙成果不容易,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治沙造林成果,让黄土地变得更绿更美。

    科学治沙,大战狼窝沙

    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防沙治沙,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要科学治沙。这方面我是吃过苦头的。”石光银深有感触地说。

    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边,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给周边乡亲带来了贫困和苦难。

    1986年春季,石光银带领100多人,一头扎进狼窝沙,拉开了“大战狼窝沙”的序幕。

    “第一年,我们在沙漠中连续苦干了几十天,没想到当年四五月间,连续刮了十几天的风沙,将90%的树苗损毁殆尽;第二年春天,我们再次来到狼窝沙种树栽苗,但还是因为风沙侵袭无获而归。面对前两次失败的惨痛教训,我带人外出考察学习。”石光银回忆。

    1988年春,石光银开始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撒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栽植杨柳树。

    “治沙不能蛮干,要讲科学,有问题要多向专家请教。”石光银说。

    一连几十天在沙窝,即使病了也坚守在治沙阵地上,这一战结束后,石光银掉了一身肉,脸变黑了,两眼布满血丝,满嘴燎泡,头发胡须长得像野人,仿佛苍老了十几岁。

    但这一战,石光银胜利了,树的成活率在80%左右。

    此后,石光银还带领群众绿化了海子梁乡同心干村4.5万亩盐碱滩、长城林场4.55万亩沙地、盐化厂湖区7.5万亩盐碱地等,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了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实现了沙退人进。

    治沙致富,沙窝变金饽

    石光银常说:“我这辈子就干一件事,就是治住沙子,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在治沙公司周边,居住着10多个村庄2万多人口。造林治沙成功后,石光银垫资500多万元,修建了35公里砂石公路,被乡亲们称为“致富路”。

    经过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先后办起了林场、肉牛示范牧场、饲料加工厂、技术培训中心、蔬菜大棚等10多项经济实体,村民收入连年增加。2020年底,十里沙村村民的年均收入已近2万元。

    “这些年,生态也逐渐变好,集治沙、旅游、育苗、畜牧养殖于一体的综合发展,已经让1500多户农户受益。”石光银说。

    如今,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治沙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更多沙海“愚公”聚集在一起,治沙与致富的良性循环形成了。

    “我是农民的儿子,不给农民干事给谁干事?我是共产党员,不给国家做事给谁做事?不给国家奉献、给人民奉献,给谁奉献?”石光银坚定地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