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告别“论资排辈” 全员竞聘上岗
——一个地级市科研院的改革心得
◎本报记者 王延斌

“十四五”开新局·破难题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动员令”指明了奋斗方向,也让聊城市农科院党组书记、理事长王绍军坚定了改革的信心。

    5月底,科技日报记者在该院调研时发现,近四年来,他们打破原有“衙门式”组织架构和旧科研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团队为主导,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新机制。由此,激发了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出转化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无论从年龄上还是“帽子”上,曾坤都是一个年轻人,但她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让聊城市农科院管理层看到了其成长潜力。在新选人用人机制下,曾坤到该院不到一年就进入中层管理岗位,成为实验中心主任。

    聊城市农科院副院长熊永星说,根据新机制,岗位不再与职称挂钩,也不再“一聘定终身”,而是强调以实绩论英雄,能者上、庸者下,每4年根据绩效考核重新聘任。此举激发了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人才的创新活力。

    在去年中期考核中,“晚熟葡萄‘冰美人’在鲁西地区栽培技术创新集成项目”因进展缓慢吃了一张“黄牌”,让负责人倍感压力。而另两个项目直接被“红牌”撤销,收回资金。

    聊城市农科院科研中心主任李海涛向记者表示:“绩效考核是指挥棒,科研人员从课题选择到科研全过程,都需要不断提升项目实施效率。”

    据了解,在课题申报方面,该院实行“揭榜制”,谁有本事谁干;所有科研经费统一管理,资金跟着项目走;同时,按照产业对接服务、试验示范成效等方面量化考核项目,实行“红黄牌”警示制度。

    作为基层院所中的一员,聊城市农科院要想在时代的浪潮中有所作为,改革是必要的。

    “相较于省级及以上科研院所,基层科研院所力量相对薄弱。”王绍军认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在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山东富邦菌业公司,他们与聊城市农科院合作的“草菇的周年化栽培”研究成果打破了草菇只有夏季才能种植的历史,单品市场占有率增长了30%。

    目前,“秸秆集中发酵”“周年化出菇棚”技术模式带动了一批周边群众加入食用菌产业。

    长期扎根一线的聊城市农科院蔬菜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刚深有感悟,“科研人员只有走到田间地头、钻进大棚里才算真正地接地气,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内提素质”的同时,该院“外抓协作”。比如,他们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等机构开展合作,瞄准产业瓶颈展开攻关;成立了多所县级分院展开本地化产业课题研究;同时,选派科研人员挂职科技副镇长,进基层、进企业,零距离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加速成果转化。

    聊城市农科院为什么要改革?除了时代呼唤之外,内在声音也在推动改革。

    始建于1959年的聊城市农科院曾为该市“三农”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发展到今天,旧机制已不再适应新需求。2017年,聊城市委巡察发现诸多问题,4名原院领导班子成员、7名中层干部和4名普通职工受到处理,全院工作停滞长达4个月。

    王绍军向记者坦陈,原来“衙门”色彩浓厚,下属单一作物研究所均为科级单位,人、财、物独立管理,项目实施监督不到位;一些所长长期把持项目资源,独占科研成果,年轻人得不到成长。他们担心利益受损,不愿“放权”,阻碍改革。

    在此背景下,以“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回归科研本原”为导向的改革开始了。

    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该院机构重设后,所有人员“全体起立,重新上岗”。科研团队整合国家、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岗位等资源,招录引进一批年轻人才。

    经过近四年改革,聊城市农科院焕发了青春的活力。但王绍军说,改革没有完成式。面对未来的发展,只要有利于科研,我们还会继续探索下去。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