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
为了北上的那一泓清水
——南水北调中淅川人的忠诚与担当
本报记者 杨 仑 乔 地

    淅川县的水利移民,一直让习近平总书记挂怀。

    2015年新年贺词中,因为无私的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向他们表达敬意;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又来到了他们的新家,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和九重镇邹庄村,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介绍,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增收等情况。

    为国家让路,为水脉牺牲,一直是这片土地的选择与担当。半个多世纪以来,淅川县因兴修水利,先后有40多万人背井离乡,迁离故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留下了“忠诚担当、大爱报国”这一可歌可泣的南水北调移民精神。

    丹江水变京津水,人间河是梦中河

    5月的丹江口水库水波荡漾,晶莹剔透;两岸青山层峦叠翠,景色秀美宜人。这一泓清水将自流向北,过长江、渡淮河,穿越黄河之下,沿太行山一路北上,最后抵达京津地区,流入北京颐和园团城湖,这段“旅程”长达1432公里之多。

    这宏伟工程的设想,起源于1952年的秋天。彼时,广袤富饶的中国大地,水资源分配却并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在视察黄河时,毛泽东主席首次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设想。从兴建丹江口水库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这项世界上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绘就旷世不遇的水利奇观,实现历史上罕见的水利大治。

    青山无语,丹江有声。实现南水北调这个梦想,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承受了一次次移民搬迁,不少人从昔日的“一担两筐”迁到今日的“白发苍苍”,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先后经历多次搬迁。

    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就淹没了淅川土地54.3万亩,县城一座,大小集镇14个,房屋10万余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淅川县新增淹没面积144平方公里,淹没涉及11个乡镇,动迁移民16.6万人,淅川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全国水利移民第一大县。

    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今,南水已成为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北方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截至今年4月初,南水北调累计调水418.55亿立方米,相当于超过2989个西湖的水量,1.2亿人口直接受益。

    新家园里念好致富经

    “没想过我这一生还能亲眼见到总书记,心里非常高兴。未来我们要继续努力,把我的微商销路越做越广,把家里的农家乐继续做起来。”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村民郭春玲说,她平常在一家服装店打工,业余时间在家里通过网络平台销售护肤品。

    从内邓高速渠首站出发,沿渠首快速通道前行2.5公里左右,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就呈现在眼前。沿路前行,一排排小洋楼沿街对立,村子里绿树成荫,整洁明亮。

    2011年,邹庄村村民们在故乡吃了最后一碗饭,踏上了移民的路程,开始了新的生活。

    异地搬迁,必须要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如今的邹庄村,烟叶面积300余亩,户均增收2000元;神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羊1200余只,村集体年收益2万余元;产业的发展,还带动全村300余人从事果蔬产业服务,月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

    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邹庄村,了解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挖井人,你们就是挖井人。衷心希望父老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两山理论”指明致富路

    淅川县全县面积的92.8%在水源区,为保护水质,乡亲们“树不能伐、鱼不能捕、矿不能开、畜不能养”,但发展不能停。

    淅川县立足水源涵养面积大、荒山绿化任务重的特殊县情,积极创新造林模式,采取肩挑背扛、客土造林等方式,“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营造林17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7.6%,其中环库森林覆盖率达到52.4%,库区绿色屏障初步形成。

    另外,淅川县整合陶岔渠首、大观苑等优势资源,按照5A级标准倾力打造丹江湖旅游区,将乡村打造成特色景点。全县建成旅游重点村36个,乡村旅游产业园40个,农家乐和特色民宿500多家,3万多名群众端上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

    “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淅川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这几年,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形成了水质保护、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经济腾飞一举多赢的良好局面。”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