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一区两中心”苏州揭牌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可期
本报记者 金 凤

    “要加快突破我国在生物医药和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关键核心难题,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要造就一流人才队伍,开发一流技术,培育一流企业,形成一流的产业;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方面,要积极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新体制、新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更好地示范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人工智能赋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本和示范。”4月19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一区两中心”)建设推进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提出期待。

    会上,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立新发布“一区两中心”建设愿景。

    作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愿景是:聚焦靶点发现、新药研发、关键试剂与辅料、新型工艺等重点领域,构建产学研用创新网络,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药技术创新策源地,引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入价值链中高端。

    丁立新说,到2030年,中心将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细分领域冠军企业和国际领军企业、集聚行业顶尖人才(团队)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支持建设。丁立新介绍,该中心将聚焦氮化镓等重点研究方向,围绕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光电子等应用领域攻坚突破。

    丁立新表示,力争到2023年,引进5个以上国际顶尖团队,承担70个以上重大研发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打造贯穿全产业链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到2030年,形成完善的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体系。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愿景是:发挥制造业优势,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先导区,围绕“AI+”制造、文旅、医药、金融领域,布局建设融合创新平台,打造成为集“技术前沿化、产业高端化、社会智能化”为一体的创新发展试验区。

    丁立新表示,力争到2023年,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1000家、应用示范企业170家,形成30个特色鲜明应用场景,10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2500亿元。

    “过去的十几年,我国生物医药领域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基本上还处于跟踪、仿制、微创新的阶段。如何变成全球性的创新引领,需要在技术、人才、文化等领域齐头并进,并保持耐心,高科技不是拍脑袋就能来的。”中科院外籍院士王晓东表示,自己很期待和科学顾问团一起为创新中心出谋划策、招贤纳士,为成果转化牵线搭桥、输出经验。

    中科院院士郝跃指出,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要牢牢把握创新在未来发展中的重大地位,创新中心的建设要探索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封装、应用等领域的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由无序进入有序,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会同时发布了苏州市支持“一区两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有关产业政策。此外,104个科技项目集中签约和开工,总投资近200亿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