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9日 星期一
冬奥首钢场馆预演无人驾驶“动作片”
本报记者 何 亮

    科技冬奥进行时

    高炉耸立的首钢园区,三辆中型巴士组成编队,有人驾驶车辆作为领航车,后续两辆无人车满载乘客前往1公里外的接驳点。L4级自动驾驶小汽车正在等候前来上车的人群,它穿行在规划路线内,为满脸好奇的专家提供充满智能的服务体验……

    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的“高效、智能车联网”项目进行中期交流,L4级无人驾驶小轿车等智能驾驶车辆上路载人演练,这些成果的实地示范应用,或将为11个月后的北京冬奥会平添一份“科技感、未来感”。

    挑战高级别无人驾驶

    5G环境下,实现L4级无人驾驶智能车联网业务的整体应用绝非易事。

    “相较于L1—L3级自动驾驶是对驾驶员不同程度的释放,L4级自动驾驶系统是在限定环境和条件下,自主完成驾驶任务,实现系统对驾驶员的完全替代。”课题负责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智能行车开发部部长孟祥雨表示,真正的L4级自动驾驶,国内迄今尚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在全封闭或半封闭园区进行试验,对于L4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为了实现冬奥场馆无人驾驶应用,项目组共建设1套平台、2套网络,完成4类智慧车型在8大场景业务中的演示,在技术上实现融合组网、高精度定位、全域路况感知、自动驾驶等创新任务。

    项目负责人、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本次中期交流,L4级自动驾驶的场景应用得到演练,如果项目成果真正用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会是奥运历史上首次基于5G车联网系统实现L4级无人驾驶应用。

    技术设备不断突破

    要想实现L4级无人驾驶,需要大量通信设备的建设和部署。在首钢园区,“高效、智能车联网”项目已完成17个5G基站、15个路侧单元(RSU)和2个定位基准站部署,实现5G/C-V2X网络和高精度定位网络的全覆盖。

    不光如此,雷达、摄像头、路侧MEC(边缘计算技术)等道路基础设施均在推进部署。“基于边缘计算技术,实现了时延小于10ms的网络传输,可保证车端与平台的实时信息交互,满足无人驾驶的安全需求;投入应用的5G基站,可在零下45摄氏度环境下工作,满足冬奥寒冷环境下的通信要求。”课题负责人、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行业高级总监刘琪说。

    从精准定位到自主泊车,首钢园区的L4级无人驾驶汽车借助室内外一体化高精度定位网络的设计与部署,实现室内外无缝衔接的高精度定位及路径规划。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院长梁鹏介绍,“北斗+5G可实现室外无人驾驶的厘米级定位需求,车载传感器+超宽带(UWB)则实现了遮挡环境下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技术突破”。

    保障无人驾驶安全可靠

    无人驾驶说来神奇,是因为与传统通信相比,它的应用场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手机通话,基站作为中心点位置保持固定。车联网下的无人驾驶,车辆均在高速相对运动,所以对通信和检测都提出更高要求:低时延、高可靠、高宽带通信。

    车联网项目的解决办法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增加了C-V2X车联网的直通特性。该课题负责人、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金玲向科技日报记者打了一个比方,就像两部手机通过蓝牙直接传输数据,增加直通特性就是在两台车上各装载一个通信盒子,两辆车可以通过盒子直接“说话”,进行信息交互。

    可以互相“喊话”的两辆车实现交互,可是,如果有坏人在车辆之间截取了信息,进行恶意篡改、攻击怎么办?项目组为此研发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消息认证技术,“与检验‘身份证件’道理一样,验证授权证书可确保信息交互方安全可靠。”胡金玲说。

    “针对冬奥园区智慧交通实际应用场景,项目团队经过技术研发来支撑科技冬奥办赛、观赛的现实需求。”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管理机构、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表示,科技冬奥专项要发挥冬奥会科技保障的重要作用,不断供给用得上、撑得起、有亮点的科技支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