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7日 星期日
新污染物治理,我国应有自己的路线图
本报记者 陆成宽
视觉中国供图

    目前,新污染物的特点、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以及引发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仍是一个国际性科学难题,是新污染物研究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各类化学品的大量生产使用,一些新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正逐步显现。

    抗生素、止痛药、防晒霜的有效成分……这些原本只该存在于药箱和化妆盒里的药品和化学物质,近年来却经常在河流、土壤、近海等自然环境中被检测出来。

    香山科学会议召开的以“新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及防控对策”为主题的第S59次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新污染物的定义、环境过程、毒理学研究及健康效应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新污染物种类繁多,涵盖不同领域

    所谓新污染物,一般是指新近产生的、人工合成或自然存在的化学品或微生物,其在环境中存在的浓度可引起已知或可疑的毒性作用与健康危害。

    在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江桂斌看来,新污染物具有一些共性特征。“绝大多数新污染物是目前大量生产和应用的化工产品,生产量大,尚未有效控制其生产和环境排放;同时,对污染的来源、迁移等特征仍缺乏认知;更重要的是,缺乏对新污染物的毒性作用、生态风险和健康危害的基础研究以及科学评估。”江桂斌说。

    新污染物种类繁多,涵盖生活消费、工业生产等不同领域,如各种各样的阻燃剂、灭火剂、增塑剂、密封剂、润滑剂、涂料、药品、个人护理用品、卫生保健品中含有的一些关键成分与组分。目前,部分新污染物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科学数据,已经或即将被国际公约和各国环境监管部门列入优先管控名录。

    与传统污染物相比,部分新污染物具有较强的环境/生物持久性、明显的生物富集性、可以进行长距离全球迁移等特性,能够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危害。

    其引发疾病的分子机制仍是国际性难题

    目前,新污染物的特点、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以及引发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仍是一个国际性科学难题,是新污染物研究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近年来,我国在新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但整体上,对新污染物的全面研究布局不够,对如何更好地控制其带来的未知风险仍存在认知不足。

    “我国面临着复杂的环境问题,新污染物造成了新的环境问题,多种污染物共存、污染效应叠加所引发的环境污染及健康风险问题也更为错综复杂。”江桂斌强调。

    针对新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量较高,有关生态风险、健康风险和毒理基础数据不够系统等问题,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表示,我国新污染物的环境暴露与健康危害机制与发达国家差异显著,不宜照搬国外研究模式与结论。需要深入分析我国新污染物环境暴露与健康效应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江桂斌建议,根据我国环境污染的特点,针对新污染物环境与健康研究的方法学、污染物暴露与健康结局的关联、健康损伤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工作。针对目前我国新污染物基础研究和环境污染防控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他表示,要“全球格局,依靠科学,实事求是,力戒炒作”,应该切实加强学术界与环境管理的沟通,加强环境管理与企业界的沟通,保护我国化工产业,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发展。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