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6日 星期六
在万物复苏的季节书写新的历史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侧记
◎本报记者 王延斌 陈 瑜 张盖伦 陈 曦 崔 爽

    3月5日,在“九九”已尽,春气萌动的季节里,山东省泰安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孔怡代表怀揣着一份心愿来到人民大会堂,“在我们育种人的圈子里,深刻感受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食药用菌的审定登记,有利于激励育种人,多出品种,出好品种,也有利于新品种的推广示范”。

    这一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举世瞩目的时刻。2020年的中国表现,打动了无数人。交卷时刻,人们从中国答案中领悟到,无论是战疫情还是谋发展,科技创新是武器,更是引擎。

    三个关键词中的科技力量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又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代表关注到三个关键词,一是乡村振兴,二是绿色转型,三是创新驱动。

    这三个关键词,个个离不开科技力量。

    作为长期研究生态经济学的资深学者,沈满洪深知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分量:科技创新决定绿色发展还是黑色发展,决定循环发展还是线性发展,决定低碳发展还是高碳发展。他认为,“绿色科技创新才能支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过去五年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升到59.5%,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成绩的取得,无疑是中国坚持绿色科技创新的结果,更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蓝图,指出了路径。”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代表表示,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要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功组建首批国家实验室。‘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让国人热血沸腾。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这每一项重大突破背后,是基础研究的支撑。

    “新IT”成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重视基础研究,政府工作报告让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代表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

    “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政策支撑,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策制度设计,为科技工作者提供良好科研环境。”冯丹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找多种办法来分类评价老师的工作成果。从事关键技术研究的,看现阶段解决卡脖子问题;但是从事基础研究的,更多看中未来前景,看中国际同行评价。我们不拿一把尺子评价人。”

    “一是描绘蓝图,振奋人心;二是部署工作,扎实有效。”作为来自高科技制造企业的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听到了期待的声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杨元庆认为,在大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时代,只有通过“新IT”全要素协同发力,才能将数据更好地转化成生产资料,产生价值,成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抓手。

    成果突破离不开基础研究,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科学精神和平台建设不可或缺。

    用“十年磨一剑”精神挑战世界科技前沿课题

    “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这两点,说到了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代表心里。回国十年来,通过创新创业,刘若鹏和团队推动中国超材料科学,从科学原理一步步走到工程化,再到大型装备领域应用。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在探索中总结出的经验,让刘若鹏今年提出了新建议: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体,向全国总结推广“贝尔实验室”群的创新模式,挑战世界科技前沿课题。

    当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共识之后,人才资源需求更加凸显。作为高校界代表,李家俊表示,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要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事实证明只有抓有组织的科研、整合各方力量协同发力,才能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

    “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细细品味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些内容,孔怡代表读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

    此刻,她可以如愿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