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04日 星期四
天津自然博物馆:
百年前即蜚声中外 从藏品到建筑都堪称国宝

◎本报记者 陈 曦

    中国第一批有正式记录的旧石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河套人牙、目前所知国内最早记录的四不像鹿化石……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里,一幢平面呈“工”字形的三层老洋楼里,“藏”着20余万件保存了近百年的古生物、古人类、动植物、地质、民俗等多学科藏品,其中许多藏品都为世界独有。

    这座“宝藏”洋楼是1914年由法国神甫桑志华创建的中国最早的自然博物馆之一——北疆博物院(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曾被誉为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第一流的博物院。当年瑞典国王太子、英国公主都曾慕名来参观,各国驻华公使更是这里的常客。

    幸运的是,我们在百年后的今天还能目睹它当年的风采。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张彩欣介绍,2016年北疆博物院北楼陈列室逐步向公众开放,2018年随着南楼修缮完成,完整复原了北疆博物院百年前的风貌。

    2万件藏品,揭开神州远古人类家园的面纱

    推开北疆博物院厚重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巨大师氏剑齿象头骨化石已静静在此“守候”近百年。

    1914年至1938年,桑志华在中国北方地区进行了长达二十五年、行程五万公里的科学考察,足迹遍布黄河以北十几个省,揭开了神州远古人类家园的神秘面纱。

    “北疆博物院北楼的两层,复原了当年的展出格局,展出了地质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动物学与植物学藏品近2万件。”张彩欣介绍,其中包括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泥河湾及山西榆社四大地区发掘的古哺乳动物化石,包括披毛犀、野驴骨架等珍贵藏品。

    一件人工痕迹清楚的石英岩石核,将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历史推移至数万年前。这是1920年6月,桑志华在甘肃庆阳考察时发现的,同年8月又发现2件石片和1件刮削器。这几件人工石制品,被考古学界称之为中国内地第一批有正式记录的旧石器。

    一颗河套人牙,开启了中国古人类学研究的序幕。1922年,桑志华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萨拉乌苏河附近,意外发现了一颗小小的门齿化石,经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学系教授步达生鉴定,确认属于人类,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河套人牙”。

    “1925年4月至10月,桑志华三赴阳原泥河湾,发现了大量中国早更新世地层动物化石,包括剑齿虎、爪兽、水鹿、三趾马、鬣狗以及相当数量的真马化石。”张彩欣介绍,其中包括目前所知最早的四不像鹿化石以及我国已知最古老的牛科——古中华野牛。

    一看藏品二看建筑,中国近代博物馆的“活化石”

    桑志华在野外考察时,每到一地都会结合已有地图,绘制详细的地质地貌、遗址分布等各类平面图。在遗址发掘过程中,还会亲手绘制符合学术规范的地层剖面图,留存超过100万字的野外工作日记以及数千张珍贵的照片和底片。

    桑志华的伟大之处还在于,他把自己在中国北方多年科考活动的绝大部分材料、成果都留在了中国。他在1925年—1926年欧洲旅行期间有过这样一段自述文字:“我坚持的一贯原则是,所有被发现的这些世上仅有的古生物文物必须要留在发现地。”

    在北疆博物院南楼,以桑志华在华科考历程为主线,设计了“北疆博物院科学考察历程展”,同时全面复原图书室(藏有1.4万册200年左右书龄的图书)、实验室以及古生物库房等功能区,真实完整复原了当时的科研场景,展现了桑志华和他的团队在科考历程中的科学精神、工匠精神。

    “来北疆博物院参观,一看藏品二看建筑。可以说,从藏品到建筑,整个北疆博物院都堪称国宝,是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张彩欣介绍说。

    北疆博物院出于博物馆使用的特性考虑,设计采用了一系列防火、防盗、防尘和防震等安全措施。比如把平板花玻璃镶嵌在钢筋水泥窗框内,窗下设置漏水槽,利用天然光线采光的同时,兼顾密闭性和自然通风,还可以使标本免受细沙与雨水的侵袭渗透。

    “其在博物馆方面的设计理念和水平,在当时堪称先进,放到今天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张彩欣说。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