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吉林白城:河湖连通变盐碱地为鱼米乡

本报记者 杨 仑

    “一进洮南府,先吃二两土。这次没吃够,下次接着补。”

    白城市地处吉林省西部,这里有世界三大苏打型盐碱地之一,曾经十年九旱、风沙漫天,人称八百里瀚海,寸草不生。

    但那是过去。现在的白城,城外生机勃勃,水草丰茂沿途皆绿;城内绿草如茵,景色宜人,这天翻地覆的变化,要从7年前说起——2013年,吉林省启动了首个以恢复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的重大生态水利工程——河湖连通工程。

    河湖连通由一系列大型工程项目组成,利用自然水系和兴修的水利工程,通过采取提水、引水、分水方式,把汛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富余洪水资源存蓄到天然湖泊和湿地当中,使其形成网络纵横、星罗棋布的水系网络,在白城大地再现江湖互济、草茂粮丰、鱼兴牧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景象。

    从土壤盐碱化到丰收鱼米乡

    走在田埂上,白城市镇赉县农民刘清杰盘算着,明年再多种上十几垧地,收入还能再往上“窜一窜”。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垧产1.2万斤,能卖1.8万元,去了成本也能净剩6000多元钱。

    原来是啥样?“哎呀,那个不用提,原来这地都是盐碱地,高高低低像野泡子一样,种一年也没啥收成。”刘清杰感慨地说。

    他脚下的土地,就位于河湖连通四大水源工程之一——“引嫩入白”水利工程的主干渠上,经过引来的江水多年灌溉,盐碱化土壤得到了明显改善。

    据白城市水利局局长范非介绍,2013年白城市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以来,全市地下水最高时平均上涨了1.02米,约1.5万农田井得以恢复灌溉能力。增加农田灌溉水量近5.5亿立方米,2013年到2019年全市粮食连续7年获得大丰收,产量呈逐年提高趋势。

    不仅如此,河湖连通工程带来的水域面积、可养殖水面的增加,使得渔业快速发展。“今年投了4.5万公斤蟹苗,收获了20万公斤河蟹!”大安市养殖户程成指着大安市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的苇塘说。

    如今,白城市养殖水面基本恢复到历史最大,2019年渔业产量达到4.72万吨,刷新了历史纪录,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稳粮增效、稻渔双赢”的综合效益。

    从水资源短缺到生态宜居

    “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深秋的莫莫格水草丰茂,美不胜收。无数的大雁、野鸭在芦苇中嬉戏、捕食,蓝天之上,水面之下,苇海之间,触目皆是。莫莫格村祖祖辈辈都以打鱼为生。

    “30年前,日子可不好过,”莫莫格乡莫莫格村的鲁志刚告诉记者。当时,白城地区连年干旱,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河水断流、水库枯水司空见惯。

    河湖连通工程以来,充沛的水资源重新回到了这里,湿地再次成为白城市的一张生态名片。拿莫莫格湿地来说,白鹤栖息数量由原来的50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3800多只,占全球白鹤数量的95%。通榆县兴隆、胜利两座中型水库连续12年干枯的历史得以结束。

    抚今追昔,白城市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潘晟昱感慨万千:“水系贯通了之后,整个湿地草原河流流经的地都可以涵养雨水和过境的河水。像绿头鸭的大种群,10多年我们都看不到了,现在见到大群了。过去灰鹤、白头鹤没有这么多,现在灰鹤已经达到4000只左右了,白头鹤能达到700多只,过去白头鹤我们能见到10只8只就感觉很幸福了。湿地的容量大了,环境好了,适合它们觅食、停歇、休息的地方多了大了。”河湖连通工程的受益者,不仅是乡村、湿地。在白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给居民生活环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转变。“景色更美了,公园、河水,咱啥也不差。”72岁的居民齐志远说。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副书记高波说,所谓海绵城市,就是通过一系列城市设施的建设与合理规划,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吸收、过滤,并收集储存起来;在需要水的时候,城市又能够像海绵一样将水排出,进行合理利用。

    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个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白城市已建设改造了116个建筑与小区、58条道路、13个公园广场、48条污水管网(总长度19.5公里)、37条雨水管网(总长度11.5公里)、3条河道沟渠(总长度5.8公里)、2条道路生态沟渠径流行泄通道等,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实现了“老城变新城、小区变花园”的生态宜居环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