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贵州花茂村:乡村旅游让百姓笑容越来越甜

本报记者 何星辉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考察时,留下了这么一句经典名言。而今,5年过去了,这个昔日的黔北穷山村,早就实现了华丽转身。走进花茂村,绿水青山间,黔北民居错落有致。产业兴、百姓富,村里随处可见老百姓幸福的笑脸。

    从红色旅游到美丽乡村

    “小河绕田野,青山披盛装。虽不比蓬莱,仍可算一方。”如今,63岁的退休教师侯光富,把花茂村的幸福生活写进了诗里。在他的印象中,曾经的花茂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兮兮的。那时候的花茂村是一个典型的“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贫困村。为了谋生,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花茂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破局是从乡村旅游开始的。因为临近1935年遵义会议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苟坝会议会址,近年来,随着红色旅游兴起,花茂村逐渐热闹了起来。致力于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花茂村先后建成了苟坝会议陈列馆、纪念广场。为了绘就美丽乡村画卷,花茂村又从环境保护、文化挖掘等方面全力提升宜居环境。

    数据显示,花茂村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9年的18556元,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7.9%降低到2019年的0。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

    也因此,花茂村入选了“2019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被认为是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贵州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的一个缩影。

    幸福的笑容像花儿一样

    在花茂村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上,说起自己制作的陶艺产品,土陶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母先才滔滔不绝。陶艺本是花茂村的传统手工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几乎家家都做土陶生意。后来,由于受到工业制品的冲击,陶艺在花茂村渐渐衰落。最后,只剩下母先才的陶艺作坊还在苦苦支撑。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母先才的老手艺再次焕发生机。母先才说:“这门家族手艺传承100余年,我一度养不起自己,都准备关门外出打工了。”

    如今,在母先才的陶艺馆不仅可以实地体验制陶之趣,顾客还可以线上定制陶器。母先才说,一年下来,大约有三十几万元的收入。

    村民王治强在村里开了第一家农家乐——“红色之家”。刚开始,很多人不看好,但几年下来,王治强成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村民张胜迪返乡创建了“花茂人家”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集展示、销售、体验、教学、传承为一体,聘请老艺人带新学徒,解决就业的同时也培养了人才……曾经的空心村不再凋零。

    花茂村引进山东企业,利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全村种植露地蔬菜3000亩,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等150余亩大棚绿色蔬菜,发展脆红李种植1450亩,给游客提供“采摘+体验”服务,打造出了集坝区农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休闲度假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生态田园综合体。在这里,农村变成旅游度假村,农田变成观光农业园区,农民变成新型农业工人。

    悄然间,花茂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蝶变,兑现了农业兴、农村富、农民笑的目标,做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这里,老百姓的笑容越来越多。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