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
青海长江源村: 牧民进城,“我要换个活法”
本报记者 张 蕴
搬迁后的长江源村受访者供图

    “你们的幸福生活还长着呢,希望你们健康长寿。”2016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视察时说。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唐古拉山镇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被称为“长江源头第一镇”。为保护三江源生态,2004年11月,唐古拉山镇128户407名牧民群众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从400多公里之外、海拔4700米的沱沱河地区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定居点——长江源村,如今,长江源村已发展成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长江源村村民离开世代逐水草而居的大草原,搬迁到格尔木市居住后,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想致富,还得靠后续产业。为此,长江源村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文化产业为主的发展思路。

    生活方式的转变,让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对新家园有了归属感。走进长江源村岗布巴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当地牧民用羊毛线编织成的藏式门帘、氆氇毯等物品色彩艳丽,造型古朴的小泥塑、玛尼石整齐的摆放在陈列柜里……这仅是长江源村牧民群众创造新生活,摆脱“等靠要”思想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牧民有了新角色——放下牧鞭的新牧人。

    更尕南杰是2004年第一批从沱沱河畔搬迁下来的村民。从山上到山下,他亲眼见证了搬迁到城市后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好政策给大家带来的实惠,切身感受了前后生活的巨大变化。说起今天的生活,更尕南杰很是兴奋:“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整洁了,村庄变美了,村民富起来了,尤其是村民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精神状态也不一样了。”回想起以前在山上放牧的生活,长江源村村民申格也摆摆手说:“去年我们还签约了家庭医生,卫生院的医生随叫随到,还经常来家里给老伴检查身体,这些都要感谢党、感恩党的好政策。”

    记者采访了解到,长江源村在逐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通过持续实施一系列惠民政策,支持鼓励不少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牧民开始自己的创业历程。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牧民通过政策支持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几年前,村上组织驾驶技能培训,村民闹布才仁第一个考取了货车驾照,“以前在草原‘靠天吃饭’,现在进了城我要换个活法。”跑了10年运输,眼界大开的闹布才仁没有小富即安。2014年,唐古拉牦牛、藏羊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他敏锐捕捉到市场前景,每年回山里收牛羊,还投资40多万元把村里的门面房改造成冷库,“这不,一上午就卖出去3000斤牛羊肉,冷库里储存的400多只整羊和上万斤牦牛肉,怕是撑不到开年,还得派人再收点儿。”从牧民到司机再到老板,闹布才仁的两次转型,成为长江源村生产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搬出大山时,三木吉还是位19岁的姑娘,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女强人”。“政府组织的创业知识培训,我一场没落。”听说藏式氆氇毯有市场需求,三木吉当即决定创业,不仅与村里姐妹们开起合作社,从编织氆氇毯发展到制作藏靴、绘制唐卡,合作社营业收入从不到7万元跃至34万元。如今正在筹备从线下销售转战电商平台。

    现今,长江源村村民开起了民族风情园、家庭宾馆、小卖部、小吃店等,村民的收入逐渐增加,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经过16年奋斗,长江源村全村牧民住房得到了保障,医疗养老参保率双双达到100%,牧民收入更是比搬迁前增加了十多倍,2019年,长江源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4828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9万元。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