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西部高校资源 助青少年“英才”成长
视觉中国供图

    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主体、相关管理部门等应促进西部地区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李 迪 本报记者 盛 利

    11月1日,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闭幕。一个因研究“大闸蟹”荣获“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优秀小科学家”称号的小姑娘在网上突然走红。她叫李依庭,是一名高中生,同时也是英才计划2020届生物学科学员,而她的导师则是来自浙江大学精子实验室的杨万喜教授。

    利用高校资源培养中学人才,是英才计划的主要特征。而这个能够培养“小科学家”的英才计划,正逐步走进西部地区。

    10月23日,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工作委员会赴四川大学开展调研活动。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向平表示,英才计划要积极探索扩大覆盖面和向西部、贫困地区倾斜的途径,让更多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学有余力、具备潜质的学生从小就有参与科研的机会。

    与大学衔接 让中学生提前感受科研魅力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有关要求,切实促进高校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开发开放,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

    作为一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

    西部地区英才计划应如何展开?

    “西部高校的培养团队会把他们日常培养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的一些方式,贯穿到英才计划的培养方案里,让高中生提前了解大学是在学什么,科研又是怎么做的。”四川青少年科技中心科长周莉说,西部地区教育资源不足,所以更要贯通人才培养通道,整合各层次教育资源,发挥地区资源禀赋合力。

    所以,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主体、相关管理部门等要促进西部地区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速科技人才培养步伐,壮大科研人才队伍,才能形成一个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周莉表示,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应该给他们能够体验科研实践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为西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输送后备力量。

    而这些,仅靠西部地区中学自身的教育资源很难实现,需要高校的科研力量来推动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高校与中学教育资源对接,一方面实现了高校自身培养、选拔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西部整体的科技创新动力。

    以兴趣爱好为主 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

    目前,西部地区开展英才计划的高校非常有限。仅从四川来看,四川大学是唯一一所参与英才计划的高校,该校一共有8位导师参与其中,自该计划实施以来,培养了来自15所中学的236名人才。

    “过去我们都是线下面授,疫情期间我们采用线上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交流,授课方式更加灵活,线上举办相关活动的次数也比原来更多。”四川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张伟年表示,疫情虽然对于教学有所影响,但也让高校开始尝试线上教学,这对于推动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实践来看,反而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既然要培养“英才”,导师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原则上,英才计划的导师应从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中选择,以著名科学家为主,注重发挥著名科学家在精神熏陶、学术引领和人格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张伟年说,四川大学英才计划数学导师团队将完全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尊重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优秀学生培养的方式方法。此外,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导师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真正参与科学研究,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和省级管理办公室、学科工作委员会还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如学科冬/夏令营等实践活动;推荐选拔优秀学员参与‘顶尖科学家论坛’‘斯德哥尔摩国际青年科学研讨会’等国际交流活动,给学员们提供参加省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活动的机会。”周莉说。

    在学生遴选方面,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参加英才计划的报名。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进入培养环节的学生被分为兴趣导向型、项目导向型、联合培养型。其中,兴趣导向型指学生进入计划时没有明确的研究项目,仅仅是对某一学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导师将从该学生的兴趣出发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建立高水平导师团队 而不是“单兵独进”

    西部重点院校、教育资源等较少,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才能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西部实施英才计划的高校试点之一,重庆大学目前已开展2期,共培养学员34名。“我们不追求数量,而是注重培养质量。我们不仅集合了高水平的导师团队负责英才计划的培养工作,而且每位老师都带着情怀和热心,才能保证英才计划的学员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科研的魅力。”重庆大学科协秘书长刘敢新告诉记者。

    在谈到高校资源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研究平台时,刘敢新表示:“开展英才计划的导师不是‘单兵独将’,他们有自己的研究团队,能保证给学员提供较好的科研平台。”

    张伟年表示,未来,四川将探索建立学生自助自治的英才之家,为往届学员科研创新和科技创业提供支持;引导往届学员继续关注和参与英才计划;了解往届学员的学习和工作发展状况,最终建立“英才库”,形成英才计划长效跟踪发展机制。

    “在选拔学生方面,如果英才计划最终规划选拔40名学生,则中学可以推荐120名学生参与初评。”周莉表示,通过扩大选拔人数,能够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科学创新活动中,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让英才计划能够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