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江苏吹响农业智能装备技术推广“集结号”

    科技日报讯 (记者过国忠)进一步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障我国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10月30日,作为2020年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项目之一,北斗导航稻麦全程精准化生产技术协同示范推广启动仪式在江苏金庄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并成立由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校、农业经营主体等组成的技术协同推广联盟。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国家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推出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项目,首先在江苏、浙江、内蒙古等8省试点开展,重点支持推广一批农业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加强农业与科技的高度融合,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构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体系,全面提高粮食生产品质与效益,建设一批农业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区。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告诉记者,该生产技术是扬州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在现代智能农业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集成了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农机自动驾驶仪、双轴分层切削大耕深秸秆全量还田、北斗导航农机智能管理等10多项关键技术。该生产技术已获授权农机领域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有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些智能技术装备在研制与推广中,分别得到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专项资金支持。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副处长黄银忠介绍,北斗导航稻麦全程精准化生产技术协同示范推广,将依托高校、农机推广站、农机制造企业、农业种植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联合推进,共同解决推广应用技术难题,构建完善“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农机推广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链条式技术推广机制,以及制定稻麦生产智能化精准化的标准,探索稻麦产业的全新种植模式。3年内,计划建成核心推广示范区2万亩,辐射面积超10万亩。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