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
广 告
怀揣梦想的人,用落地生根为双创热土“投票”
园区空境
医科中心外景图
医科中心俯视图

    哪里有创新创业的热土,哪里就能汇聚怀揣梦想的人。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生命科学研发和产业聚集区,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核心,从研发、中试、生产到临床应用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凭借区域优势、先发优势、战略先导和重点培育,这里先后吸引了王晓东、施一公、程京、邵峰等19位两院院士和饶毅、罗敏敏、李文辉等近200名生命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

    以人才为依托,坐落在园区内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博奥生物、诺诚健华、万泰生物等一批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瞄准世界前沿领域,突破科技成果转化阻滞,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守护百姓健康贡献力量。

    让田野变“沃土”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一批又一批推动着中国生物医药发展进程的年轻人,选择了北京,选择了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落地生根。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坐落在衔接北京海淀与昌平的“金十字”产业走廊上,距离中关村核心区和北京智力资源最集中的高校群不过十几公里。这里有着天然的区位优势,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不二之选。

    青春的梦想,是未来真实的投影。2000年9月,年轻的程京带领着博奥生物走进生命园,成为首家入驻园区的企业,基于此,建立了以企业化方式运作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他们要抓住“中国生命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程京本人也因为对产业作出的贡献于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对环境宜人、生态优美的生命园则是“一见钟情”,决心在这里潜心开展人类肝脏蛋白质方面的研究。2004年,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落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随后该中心被确立为“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HLPP)执行总部。

    2003年,王晓东与邓兴旺选择回国就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生所”)联合所长。除了专注于科研工作,一群志同道合的科学家还承担起“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的使命。

    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企业的策略,国际知名医药企业诺和诺德在2004年入驻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创新大厦,建设了其在中国的研发中心。

    曾经的农田变成了创新沃土,吸引、孕育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精英群体。其中既有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跨国公司的医药研发专家,也有杰出的医务工作者以及领先企业的技术及管理人员等,他们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意气激昂地释放着创新潜能。

    创新生态滋养智慧涌泉

    人才的会聚带来了科研的突破和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先后入驻的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为园区培育了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年轻科研人员。2011年,美国休斯医学研究所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在全球筛选,最终27人入围。中国有7人获奖,其中4位皆来自北生所。到2013年,北生所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科学刊物上已发表论文30余篇,并在多个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因为高端人才的聚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在成为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源头。而在服务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园区也沉淀出更适合创新企业孵化的沃土。

    2010年春天,高扬和小伙伴们在北京成立了贝瑞基因,他们梦想着在测序技术临床应用的广阔市场发力,创建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当高扬选择园区作为“梦开始的地方”时,园区孵化器入驻率几近饱和,已是一席难求。他们最终在孵化器三楼的一个大开间里租到两张办公桌。8年后,贝瑞基因登陆主板。

    同一年,一个创新药研发企业在园区诞生,创始人王晓东与欧雷强给这家公司取名“百济神州”。他们和一百多位一流科学家下定决心要为中国制药作出一些改变,“百创新药,济世惠民”的愿景给这支队伍赋予无限动力。如今,百济神州在美国和港股市值总和已超过千亿元。

    回顾20年发展历程,园区运营管理者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原则。如今漫步园区中,静思湖景优美宜人,园区道路齐整宽敞,科研、办公环境规划有序,公共设施配套齐备。

    同时,园区不断完善科学、独特的产业促进与服务体系,为内生力量的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服务。例如,生命园孵化器先后投入近6000万元建设开放实验室(获CNAS认证),拥有仪器设备600余套;打造以“8+3+1”为代表的孵化服务体系,并形成“孵化+创投”的全流程创业孵化模式等。

    这些软硬实力凝聚为助推创新创业人才快速发展的坚实力量,以伍建、李瑞强、田埂及李唯公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怀揣创业梦想,分别创办了迈基诺、诺禾致源、元码基因、唯公科技等基因测序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企业,持续释放创新能量。

    人才驱动创新发展。多年来,生命园孵化器为行业培育了十余家上市公司。

    品质提升无止境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20年发展,是人才、技术、资本、服务等创新创业要素聚合反应的20年,特别是各类高端人才的聚集以及他们尽展所能的创新活动,成就了这里的底蕴、活力和价值。

    而今,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迈进3.0时代,这里已成为国内创新要素和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产业园区之一。截至2019年,园区拥有8个国家重点工程中心和实验室,5个院士工作站,1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集聚高端人才185人,其中院士19人(居全国生物医药专业化园区首位),长江学者4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23人及其他高端人才一百余人。在园区所有从业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25.37%,留学归国人才633人,各类高端人才逐年增加。

    2017年,诺诚健华入驻生命园。作为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不遗余力地参与并推动园区内的重要创新活动。诺诚健华的发展也不负众望,于2020年3月成功上市,在分子靶向药物研发道路上行稳致远。

    2018年3月,北京脑中心在生命园成立,饶毅与罗敏敏成为该中心的联合主任。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会聚于此,饶毅和他的同事们要将这里打造成“脑研究最好的地方”。

    ……

    未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将紧扣建设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园区的发展目标,积极融入“三城一区”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更好的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提升园区成果转化、创新孵化、空间服务、产业投资等平台功能。园区将通过逐步完善创业孵化和公共服务平台,引入社会化投融资机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商务生活环境,增加园区服务区域面积,完善住宅、学校等配套设施,将生命科学园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运营服务商,把生命园建设成全球领先水平的“生命谷”。

    (数据来源: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