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1日 星期五
在新时期取得新成绩 科特派需更新理念、拓展视野
范守城 肖亚成
视觉中国供图

    1999年2月,福建南平提出“科技特派员”概念,首批225名科技工作者分赴215个行政村驻点,拉开了科技下乡的序幕。通过科技部门牵头、相关机构大力协同、社会各界有效参与的方式,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科技特派员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科技特派员也成为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生力军。

    20多年来已作出巨大贡献

    一批又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科技示范、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多年来,全国各省市、区县结合当地实际,运用政策引导,创造性地开拓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服务“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新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主要历史贡献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产业发展上献技献策。农村产业发展是农村发展的根本,是农民致富的保证,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则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20多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农村产业发展为重点,广大科技特派员坚持以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地方政府、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等搭建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努力在乡村产业发展上找准定位、发挥作用。

    二是助力脱贫攻坚。全国广大科技特派员秉持初心,一批又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区域、入住贫困乡村,走进贫困农家,下到田间地头,开展科技示范、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给广大贫困户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发展观念,有效加快了科技进村入户的进程,有力支撑了扶贫产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抓好了“三农”工作。全国各省市区县选派的科技特派员,把服务农民、农村工作作为自己分内之事,立足科技服务农村产业发展这条主线,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围绕农业发展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科技特派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从服务技术主体向环境保护、村镇建设、文化教育、乡村治理等方向延伸,极大地丰富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内涵,创建了新的服务模式并扩大了服务领域。

    新时期有了新要求与新使命

    科技特派员应把先进的治理理念带到乡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主体、方式、范围和工作重点,并进行创新、调整和完善。

    2019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也有了新要求与新使命。

    一是适应乡村振兴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不仅涉及农业产业发展,还涉及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和乡村治理等多方面。科技特派员的选派要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在原来主要按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选派的基础上,向社会治理、城乡建设等其他领域拓展,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拓展,构建科技特派员全方位、全产业链服务的新格局,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全覆盖。

    二是拓展产业发展视野。过去除了少部分食品加工、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科技特派员外,大部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农村种养殖行业,解决的是农业产业发展中增产增收的技术问题,服务的重点对象是农村贫困家庭。随着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切合当前以及未来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既要照顾刚脱贫区域、乡村和农户在传统农业生产上的技术需要,还要帮助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既要积极帮助支持现有产业发展,还要时刻留意应用新技术打造新业态;既要突出乡村农业企业的发展,还要关注城市小微工商企业的技术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三是乡村治理。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进村到户,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就必须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只有打牢了乡村治理的基础,各项技术服务才能真正落地。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背景下,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诉求日趋多样,迫切需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科技特派员应在乡村治理工作中有所作为,把先进的治理理念带到乡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方式、范围和工作重点,并进行创新、调整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应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深入乡村开展工作的根本目标,勇于探索,积极实践,进行示范引领。

    在新时代播撒更多科技种子

    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体,建立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激发科技特派员创业热情。

    在新的时期,广大科技特派员要把自己所学、所专以及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带到广阔城镇农村,把论文“写”在充满希望的大地上,做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播撒更多科技的种子,在未来的科技特派员队伍的建设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不断壮大技术服务生力军。科技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更决定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兴衰。科技特派员是农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在新时代就显得十分迫切。科技管理部门、相关机构应整合各类政策资源,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原有科技特派员选派规则基础之上,更加广泛地吸收在高校、科研单位工作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各类人才加入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来,实现对乡村振兴涉及学科专业的全覆盖。建立国家、省市、区县科技特派员三级队伍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政府派”“市场派”和“社会派”等形式,积极探索组建科技特派员团、科技特派员法人和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针对乡村振兴提供全面、深入的技术支持、管理服务。同时科技特派员还应兼具“传帮带”的职责,积极培养乡村本土农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村落建设人员、乡村治理人员等,让技术成果、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实现共同进步。

    二是努力争做智慧农业开拓者。智慧农业就是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互联网手段将农业与科技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操作模式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已逐步渗透到农村生活、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但仅仅凭借单个科技特派员的一己之力,很难完成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协同的任务。建议组建跨学科、多领域、全方位科技特派员团或科技特派员法人,合理配置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装备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人才团队,集体协作。根据市场需求找准客户定位,围绕主导产业、骨干产业或特色产业,降低智慧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制造、生产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量身定制智慧农业新典型。要以政府项目驱动、龙头企业投入、农民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技术支撑的四位一体的方式保证智慧农业落地见效。科技特派员工作则需要从提供传统农业技术转化为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实现自身的蜕变与升华。

    三是做好生态宜居引路人。科技特派员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用科技和管理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以实际行动改变以前在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过度消耗土地资源、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发展方式,在不影响农产品供给、农业生产效益的前提下,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推动资源化利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极引领和参与乡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科技特派员选派管理部门,在坚持保证农村产业主体技术需要的情况下,要强化遴选和增派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民宿建设等领域的科技特派员。

    四是做好创新创业领头羊。创新创业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科技特派员要站在时代潮头,勇于在农村广阔天地有所作为,率先示范,成为科技创新创业排头兵,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科技特派员要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提供的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用好用活,踏踏实实,找准方向,选好项目,建立经营共同体,以技术为先导,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科技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机构要建立平台,加强培训和创新创业指导,提高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和引导科技特派员入驻农业园区、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具备较为完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场所,减少和降低科技特派员的创业成本和风险,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要创新机制,增强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活力,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双轮”驱动的方式,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深入乡村,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体,建立利益联结长效机制,激发科技特派员创业热情;强化投入保障,科技管理部门研发经费优先支持服务乡村科技特派员实施的科技项目。

    (范守城系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肖亚成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教授)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