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各地科技抗疫“硬核”设备集结亮相
本报记者

    “太先进了!终于亲眼见证了科技抗疫装备的实力!”负压救护车、移动手术车、移动CT影像车、核酸检测采访工作台、负压病房,无人机运送物资、消毒、巡逻……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大显身手的“硬核”装备正在重庆市科技活动周主题展览现场集中展示,成了市民参观的焦点。

    8月23日,主题为“科技战疫、创新驱动”的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全国各地同步启动。因为疫情影响,这场一年一度的科普嘉年华推迟了3个月,不过经历了这一场特别的“战役”,更加让大家统一了认识——科技才是抗疫的利器,在全国各地的活动中,抗击疫情的“硬核”装备成了展览和关注的重点。

    科技抗疫 硬核设备“秀肌肉”

    人类与病毒较量,必执“科技利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科技系统紧急组织实施一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为抗击疫情提供“硬核”设备。在科技周活动中,各地的疫情防控应急攻关装备纷纷亮相,近距离地给大家秀了秀中国科技的“肌肉”。

    蠢萌的样子,灰黑的外观……在广西科技活动周现场,一款新冠肺炎防控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担任起了现场巡查工作。展位工作人员冯新杰介绍:“这款机器人可以快速查找并追踪发热人群,通过智能图像算法处理技术,自动报警与记录,体温监测范围广,检测准确率与效率高。”

    在吉林省科技战疫成果展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展示了他们的“四大发明”。这是该医疗队在千里驰援武汉后,医护人员针对各种临床问题,研发出的多功能防护面屏、传染病专用听诊器、一次性插管用防喷溅隔离巾及咽拭子采集装置,这“四大发明”当时就申请了专利并运用到救治中。

    “这个是核酸采样工作站,采样人员不用再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特别适合夏季户外使用。”重庆活动现场科技战疫板块,以场景化形式展示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发现、感染源追踪、病毒检测、远程诊疗、重症救护等从发现到救治的全过程。重庆医科大学、中元汇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核酸检测试剂盒,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可移动式负压核酸采样安全方舱等一批科技战疫创新成果纷纷亮相。

    重医附一院通过搭建模拟ICU病房,向市民科普体外膜肺氧合(ECMO)、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原理。萝卜村机器人体验中心模拟搭建了一家方舱医院的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展示了无接触巡检机器人、智能送药送餐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

    “目前全世界有10多个新冠肺炎疫苗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中国就有5个,其中两个疫苗都将在大兴区落地生根。”在北京大兴区科技活动周上,大兴区副区长杨蓓蓓介绍,在北京二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高米店地区建起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

    创新强国 “大国重器”与市民面对面

    在2020青岛科技活动周近万平方米展厅里,蛟龙号、潜龙号、东方红二号、高速磁悬浮、下一代地铁等“大国重器”与市民亲密接触,讲解员正在讲述“大国重器”前世今生的故事。“今天近距离看到‘下一代磁悬浮’‘潜龙号’这些‘大国重器’,感觉非常震撼,不仅能让孩子从小感受科学的魅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爱好。”一位带孩子的家长在结束参观后表示。

    传播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让高端的科普走近百姓,高精尖的科技也是各地科技活动周展示的重点。

    在重庆活动现场,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当聚焦超声治疗设备的治疗头发射的聚焦超声波将有机玻璃片融化的时候,工作人员将手伸入到玻璃片和治疗头之间的区域,手却完好无损,这让观众啧啧称奇。“超声无创治疗肿瘤,这可是我们中国的原创技术。”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不少观众在虚拟体验区,戴上VR眼镜亲自当一回“主刀医生”,完成一次肿瘤“切割”手术。

    “我们通过线上加线下的方式,开放了一大批科研机构和重点实验室供市民参观,增进市民对科研机构的了解。”重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市科技活动周连续举办19年来,已成为公众参与度高、范围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科普品牌。

    活动创新 不断播撒科学的种子

    鲜花簇拥、掌声雷动!平时奋斗在科技创新和科学传播领域一线的他们,成了红毯上的“科技明星”。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等近30位科技工作者,在媒体和众多线上观众的欢呼簇拥下,踏上了上海展览中心特地铺设的“科学红地毯”。

    让科学家成为公众追逐的“明星”,让科技走进大众。科技活动周20年来也不断创新。据了解,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全国各地科技部门、科研机构、科普基地等以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今年黑龙江的科技活动周设计了“青少年远程种植系列活动”“科学之路专家讲座系列活动”等一系列科普活动,总数达到179项,创历届最高。重庆举行了“科学之夜”、线上科普知识挑战赛、科普班车进区县等500余项科普活动,为市民献上丰盛的科普大餐。吉林在科技活动周期间,“流动的光科馆”科普大篷车向青少年和广大群众免费开放。上海今年科技节还新设了云端主会场,公众可通过网络在线观看科技节重点活动直播,“云游”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

    不断创新的科普手段,让科技活动周历久弥新,也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得更深更广!

    (记者雍黎 王建高 王春 李丽云 华凌 刘昊 杨仑)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