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7日 星期一
跨越,不是不可能!
——宁夏采访手记(二)
本报记者 郭姜宁

    在人们的印象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是明显的,在实现小康生活过程中应该是不平衡的。然而几天的宁夏采访,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

    落后并不是西部的标签,某种程度上,在某个领域,他们同样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甚至走在全国前列。6月12日上午,我们采访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民大厅,就用响当当的事实佐证了记者的观点。

    走进设施现代、宽敞明亮、12万平方米、7层建筑、规模居全国前列的政务大厅,首先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封存了60多个公章而用1枚公章代替的纪念柜,如今已是“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新时代。

    在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中,他们推出“1230”新模式,即通过先照后证、全程电子化、多证联办等措施,实现开办企业1日办结;通过税务交易登记综合窗口、“信易登”改革、登记保险等措施,实现不动产登记平均2日办结;通过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多验合一、联合验收及容缺办理等措施,实现项目报批从立项到施工许可30个工作日办结;依托“一网两端”(银川政务服务网、i银川和银E通APP手机客户端、自助服务终端),实现银川政务掌上办新体验……

    由此,银川成为全国开办企业用时最短、不动产登记效率最高、项目审批速度最快、政务服务效能最优的城市之一。在2019年国家首次营商环境评价中,银川综合成绩位居41个参评城市前列,其中政务服务、开办企业、登记财产、获得电力4项指标成为全国标杆,11项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在全国推广。

    银川如此,宁夏其他地区也有在全国独领风骚的产业和领域。石嘴山市的黄河生态环境治理、蔬菜瓜果制种、现代化奶牛养殖,吴忠市红寺堡的生态枸杞等,也都走在全国前列。

    联想这些天,我们九路记者从全国发出的海量信息:贵州的大数据、云南的旅游、宁夏等西北地区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我坚定地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欠发达地区不仅不会掉队,而且在许多领域可以弯道超车,实现跨越,个别地方有可能还会引领发展!而今年以来,独龙族、毛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整体脱贫的喜讯更加证明了,在我们伟大的国度,只要想作为,就一定会有为有位!

    走在塞北江南宁夏的田野村庄,看着黄河治理、生态保护“先行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分享各族人民充实、健康、和谐的幸福生活,我深深感受到了习总书记所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是的,实现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中,中华民族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放眼世界,这点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中国人民完成了,这也是跨越!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