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2日 星期三
脱贫中谋发展 生态里奔小康

记者手记

杨 雪 何星辉 赵汉斌

    说起贵州,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黄果树瀑布、苗寨、酸汤鱼、茅台……长久以来,构成贵州印象的元素挺简单的,好山,好水,好风情。当然,除了这些“好”,还有那个回避不了的“不好”——穷。然而,这次采访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贵州。

    驱车行走在山区的高速公路上,你会惊叹连接千沟万壑的各式桥梁,有的桥墩深不见底,半腰浮着云,非常壮观。拜贵州高山峡谷的特殊地形所赐,除了修桥没有别的办法,桥梁多达17000多座,几乎囊括世界上全部桥型,贵州也因此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如今,路修好了,高铁修通了,才带来这些天我们所看到的点点滴滴。

    贵州交通飞速发展,让优势产业得以“引进来”,特色产品得以“走出去”。一进一出之间,扶贫,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在贵阳,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不忘服务精准扶贫,用大数据手段更好掌握贫困户信息;在毕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种植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脱贫致富的门路拓宽了;在遵义,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在风口上蓬勃发展的同时,景区周边的老百姓也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

    走进山区,走近农民之后,才更容易理解贵州的“贫”与“扶贫”。过去的穷,是因为闭塞落后、靠天吃饭,农民不懂适合种什么,不适合种什么,本就不富饶的土地则愈发贫瘠。现在,以“扶贫”为核心的一系列顶层设计,精准把脉地域特点,科学发展特色产业,让越来越多出走的年轻人回来创业,越来越多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就业。和农民聊天,听到最多的表达是:有事做,有收入,就是好生活。

    贵州的发展,是生态的、可持续的,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无论是隐匿山林深处的赤水大瀑布,还是田园牧歌般安适的花茂村,都让我们直观地看到,坐拥一方青山,守好一汪绿水,收益也随之而来。当然,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生态发展理念。它从多维度指导贵州的产业布局,就连创造了高附加值的茅台酒糟,也被拿来生产复酿酒、有机肥和天然气,循环利用直至吃干榨尽。

    说一千道一万,发展的落脚点是民生,此行最大的感触也在民生之变。我们看到,为破解贫困地区看病远、看病难,毕节探索了省、市、县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共建“医联体”,通过“远程会诊”,就近就医也能享受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我们看到,农村小学生吃上了免费的午餐,国家补贴加地方补贴,给孩子们输入三菜一汤荤素搭配的营养。曾采访过农村小学的老记者尤为感触:十几年前,学生带两个土豆,就着一点酸菜,就是一顿午饭。

    离开贵州之际,再看车窗外,景致更加立体了。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