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
落实“六稳”“六保”一线见闻
本报记者 张 晔 实习生 王溪佳

    编者按 在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面对难题,各地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做法值得分享和放大?从今天起,本报开设《落实“六稳”“六保”一线见闻》栏目,通过记者深入各地采集的鲜活故事,为您展现那些勇破难题、化危为机的有益探索。

    南京:八大产业实施“链长制” 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全球疫情冲击和国际复杂形势,产业链创新链发展受阻,如何实现“六稳”“六保”?

    7月13日,南京市出台《南京市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聚焦八大产业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助推产业主营收入年增长20%,到2025年建成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高效、产业生态循环畅通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八大产业包括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为着眼国内国际产业链重构,《工作方案》明确了八大产业链的主攻方向,着力强链补链。如人工智能产业,将重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算法芯片、处理框架等技术,推动人工智能创新融合应用;集成电路产业将重点提升高端芯片设计水平,建设先进晶圆制造线,强化先进封测业支撑。

    据南京市工信局副局长郭玉宁介绍,为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标,将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每月对产业链发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和调度,协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并形成“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位专班负责人”的工作推进机制。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及人工智能产业,市委书记张敬华将亲自挂帅担任“链长”,南京市市长韩立明则是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长”。

    “作为一家新药研发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迫切希望能有一个公共的原料药生产平台为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服务,并帮助引进从事前沿基础研究的高层次人才,补足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短板。”南京济群药业总经理霍立茹说,目前企业每年研发投入3000万元以上,近3年技术转让合同额达2.5亿元,在创新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近年来,南京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迅猛,今年以来虽受疫情冲击,但产业链复苏势头强劲。总的来看,缺少高层次人才、上游原料、关键核心技术等在不同程度上仍制约着产业链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在产业链上完善创新平台、实施创新突破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

    南京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专班牵头部门,他们将制定产业图谱,全面梳理产业链发展情况,找准产业链优势与劣势,聚焦重点项目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协同机制强化等,制定产业链条图、技术路线图、区域分布图、招商引资图,瞄准问题短板,逐一协调解决。同时,选择100家有技术特点和发展潜力的企业、50家在技术产品市场上面临突破的企业、30家龙头培育企业进行重点跟踪、培育和服务。南京市还将成立百亿级的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基金,建立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联动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后盾。

    此外,南京市在引导各类资本介入、加大高端人才集聚、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决策咨询体系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任务要求,着力做大产业规模、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全面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推动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京ICP备06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