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4日 星期二
新疆伽师:小馕催生大产业

    本报记者 朱 彤 通讯员 陈 晨

    7月7日上午,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馕文化产业园烘焙区,头戴白帽、身着白色工装的师傅们正在按照工序赶制以面粉、鸡蛋、牛奶为原料的6000个油馕。

    这些油馕是县城两所中学为参加高考的学生们专门定制的。能以这种方式为学子们加油,师傅们既高兴又带劲。

    师傅们忙碌的身影与生产区醒目的“小馕大产业,一馕一世界”十个大字彼此映衬。

    小馕变身大产业。馕文化产业园于去年9月份改扩建,11月份投入生产,日产馕达30万个。安置的1200名员工中,696人为贫困人口。

    破难题,发展馕产业

    在发展产业带动就业上,伽师县立足产业与就业、长远与实效,寻求突破口。

    “我们本地有46万人口,每人每天吃一个馕,每天消耗馕的数量也不是个小数字”“新疆人生活中离不开的馕内地人也喜欢吃”,基于这些现实和打响新疆馕品牌的魄力,伽师县于去年9月份筹措资金7500万元,盘活一个占地274亩的僵尸企业,把1.8万平方米的建筑改建为馕城。

    县里成立的喀什新粤馕城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馕城),于去年11月份开业。目前,馕城有室内电气混合等馕坑342个,日均产馕30万个。

    铁日木乡幸福村贫困户阿迪力江·沙迪克,一家3口没有土地,靠打馕为生。去年12月份,他主动应聘成为馕城一名打馕师傅。现在他每月的收入都在3500元以上。有了稳定收入的他,还把妻子介绍到烘焙区工作,妻子月收入也有2200元。

    阿迪力江说:“我们现在使用的电气两用馕坑,比起老的馕坑,既卫生又方便。”

    馕城总经理马军介绍,发展馕产业本身就是为了就近就地解决就业,像这样的夫妻员工馕城有几十对,员工平均月工资可达2500元。

    为做大做强馕产业,县里成立研发中心,开发120种馕产品,并于去年12月份向国家商标局申报了“馕小帅”“瓜乡馕”“疆家人”三个商标。

    “我原来只会把葡萄干、核桃、杏仁揉在面团里打成馕,在研发中心的指导下,烘烤出来的紫薯馕、红枣馕、核桃馕,是打成粉烤出来的,吃起来口感更好。”打馕师傅艾孜买提·吾拉木说。

    形成以馕城为龙头的一条龙产业

    今年4月份,建筑面积为1.15万平方米的馕城二期生产区开建。已竣工二期生产区新增室内馕坑60个,整个馕城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馕坑达402个。

    馕城二期设计有参观区,游客可在参观区参观馕制作全过程。同时,增加了占地150亩的采摘园,新建了5个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把馕产业延伸到旅游观光与体验。

    “在这儿,打馕就是职业。”“平时吃的馕,品种多,花样多,真有意思。”“环境好,我也想到这儿工作。”7月4日,玉代克力克乡买代尼亚买力斯村和拜什喀帕村的70名农民党员和贫困户代表,参观馕城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自5月18日以来,县里以每天两个村70人的数量陆续组织310个村的群众代表参观馕城,目前已累计有13个乡镇72个村的2500多名群众参观了馕城。

    组织群众参观馕城只是其中一项内容。馕城党支部书记李文明介绍,目前乡镇还正在筹建馕合作社,310个行政村正在筹建“美丽乡村·喀什味道”馕产业小木屋,将形成以馕城为龙头的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经营的一条龙产业,解决就业,把好“入口”健康关。

    馕城总经理马军介绍,现在每天消耗的面粉可达15—30吨。这无疑促进了面粉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6月份,馕小帅环保馕坑在伽师县工业园区下线,公司生产的馕坑供不应求。总经理马国忠说,公司现在每天可生产馕坑50—60台。准备再上马一条生产线,每天生产100台以上馕坑,再增加100人来公司就业。

    县技工学校以馕城为实训基地,长期集中培训打馕工。这些打馕工结业后,有的到馕城工作,有的到乡镇、村里的合作社打馕,有的自主创业打馕开馕店。

    让小馕走向大市场

    “我们将开拓市场,把人和馕坑输送到疆内外去打馕,在疆内外组建‘美丽新疆·喀什味道’连锁店,推进伽师馕进入内地商超市场,进行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让内地人品尝到热乎乎的、香喷喷的各类馕。”李文明说。

    3月底,馕城拓展外销业务,借助网络平台,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如今在伽师县,不出家门,想吃口伽师馕的愿望已变成现实。

    如今,伽师馕产业形成了“馕产业+技能培训+扶贫就业+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催生、延伸了馕产业链。

京ICP备06005116